石中隐玉,蚌内藏珠,须凭匠手功夫。
里面真光,显现恰似元初。
欲要明心识性,把般般、打破空虚。
清净处,见天如玉案,秋夜蟾孤。
自是十方明彻,握阴阳枢要,尘垢难拘。
古往达人,因此妙入无馀。
论甚千枝万叶,与儒门、释道同居。
常归一,证圆成了了,得赴仙都。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1. 神光灿(shén guāng càn)
  • 释义:形容光明闪耀。
  • 注释:“神”通常指的是精神、心灵或者神秘;“光”在这里指光明;“灿”表示灿烂、明亮。整句意思是说这种光明非常耀眼,如同神明的光芒一般。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光辉,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1. 石中隐玉,蚌内藏珠(shí zhōng yǐn yù , bàng nèi cáng zhuàng)
  • 释义:比喻在平凡或普通的事物中蕴含着不寻常的珍贵品质。
  • 注释:“石”代表坚固、坚硬;“玉”代表美丽、珍贵;“蚌”是一种贝壳,这里用来象征珍珠。整句意味着即使是石头中也隐含着玉石的质地,而珍珠则藏在蚌壳之中。
  • 赏析:这个比喻强调了事物内在的价值和美好品质,即使它们外表平凡,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价值。
  1. 须凭匠手功夫(xū píng gàn shǒu gōng fū)
  • 释义:需要依赖熟练的技巧和方法。
  • 注释:“匠”是工匠的意思;“手”指技巧;“功夫”表示精湛的技术。整句意味着要实现某种目的或成就,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或技能。
  • 赏析:这反映了一种务实的态度,即通过辛勤的努力和实践来达成目标。
  1. 里面真光,显现恰似元初(nèi lǐ zhēn guāng, xiǎn xiàng yuán chū)
  • 释义:指事物的内在本质。
  • 注释:“里面”指内部或核心;“真光”指的是真实的光辉或本质;“元初”指的是初始或开始。整句意指事物的核心或本质是如此真实和明显。
  • 赏析: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即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最真实的本质。
  1. 欲要明心识性(yù yào míng xīn shí xìng)
  • 释义:想要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本性。
  • 注释:“明心”指的是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识性”是指认识到自己的天性和本性。整句意味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本质,并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
  • 赏析:这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过程,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1. 把般般、打破空虚(bǎ pán pán、 dǎ pò kōng kōu)
  • 释义:指摒弃一切虚无缥缈的东西,专注于实际的事情。
  • 注释:“般般”泛指各类事物;“打破”意味着摆脱或清除;“空虚”表示缺乏实质内容或意义。整句意味着要抛弃那些没有实质意义的东西,集中精力做有意义的事情。
  • 赏析:这表达了一种务实和专注的态度,即不要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而是要专注于重要且有意义的事务。
  1. 清净处,见天如玉案(qīng jìng chù, jiàn tiān rú yù àn)
  • 释义:在纯净无染的环境中,可以看到天空就像玉制的托盘一样清澈明朗。
  • 注释:“清净”指的是清洁、干净;“处”在这里指的是环境或场所;“玉案”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形状像玉制的托盘。整句意味着在一个纯净无暇的环境中,能够看到天空的美丽和宁静。
  • 赏析:这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环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1. 自是十方明彻(zì shì shí fāng míng chè)
  • 释义:自然地达到全面透彻的了解。
  • 注释:“十方”泛指四面八方;“明彻”表示完全明白和透彻。整句意味着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 赏析:这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全面掌握的渴望,强调了学习和理解的重要性。
  1. 握阴阳枢要(wò yáng yáng shū yào)
  • 释义: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
  • 注释:“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代表着自然界中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枢要”指的是关键或核心。整句意味着深刻理解了阴阳变化的规律。
  • 赏析:这反映了对自然规律深刻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1. 尘垢难拘(chén gòu nán jū)
  • 释义:世间的纷扰和污垢难以束缚。
  • 注释:“尘垢”指的是世间的纷扰和污垢;“拘”表示限制或束缚。整句意味着世间的纷扰和复杂难以约束住一个人的精神或思想。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的自由和独立精神。
  1. 古往达人(gǔ wǎng dá rén)
  • 释义:指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 注释:“古往”指的是过去的;“达人”表示有成就的人。整句意味着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物。
  • 赏析:这赞扬了历史上那些具有卓越成就和智慧的人物。
  1. 由此妙入无馀(cǐ yóu miào rù wú yú)
  • 释义:由此进入到了精妙绝伦的境界,没有任何剩余。
  • 注释:“妙入”指的是进入到奇妙的境界;“余”表示剩余或不足。整句意味着达到了极致,没有任何多余的部分。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和欣赏。
  1. 论甚千枝万叶(lùn shèn qiān zhī wàn yè)
  • 释义:谈论许多枝叶繁茂的树枝和叶子。
  • 注释:“论”表示讨论或论述;“甚”表示多或丰富;“千枝万叶”形容枝叶繁茂的样子。整句意味着有许多方面的内容需要讨论或阐述。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1. 与儒门、释道同居(yǔ rú mén、 shé dào jū qú)
  • 释义:与儒家、道家、佛教等宗教思想共存。
  • 注释:“儒门”指儒家学派;“释道”分别代表佛教和道教;“同居”表示共同存在或共存。整句意味着各种宗教和文化思想都存在并相互影响。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强调了不同信仰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交流。
  1. 常归一(cháng guī yī)
  • 释义:常常回归于一。
  • 注释:“归”表示返回或回归;“一”代表单一或一致。整句意味着经常回到一个中心或统一的状态。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统一是重要的修行目标。
  1. 证圆成了了(zhèng yuán chéng le le)
  • 释义:证悟到了圆满的境地。
  • 注释:“证”表示修行或领悟;“圆成”指圆满的成就;“了”表示完成或达到某种状态。整句意味着达到了修行的圆满境界。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修行成功和圆满成果的认可和庆祝。
  1. 得赴仙都(dé fù xiān dōu)
  • 释义:能够到达仙境的地方。
  • 注释:“仙都”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常用来比喻理想或完美的境界。整句意味着实现了理想的追求或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 赏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