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南游过赤壁,曾上矶头访遗迹。
吴魏胜负了无闻,一歌渔歌楚天碧。
黄冈迁客峨眉翁,道同北海人中龙。
羁怀得酒逸兴发,扁舟夜泛空明中。
江山如许谁宾主,醉挟飞仙梦中语。
直将天地等浮沤,三国周郎曾比数。
神游八极空画图,开卷仿佛瞻眉须。
清风千古凛如在,悠悠目断江云孤。
【注释】
①南游:指作者向南游历。苏轼曾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曾上矶头访遗迹。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市西北,是东吴和西晋在三国时期进行过战争的古战场。
②吴魏:这里泛指三国时的吴国和魏国。了无闻:指双方的胜负已不再为人们所知。
③渔歌楚天碧:指渔夫唱着楚地的歌,歌唱碧蓝的天空。楚天碧,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天空。
④“黄冈”二句:指作者在黄州时写的《题西太一宫壁》中的诗句:“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术,能使骨生花。人生如梦幻,万事空茫茫。”迁客:流放的官员、贬官。峨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他自称峨眉山人。
⑤“道同”二句:说作者与北海的孔丘一样,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⑥羁怀:被贬谪的忧愁心情。得酒:指得到美酒。逸兴:即超然的兴致、情趣。
⑦扁舟夜泛:泛指夜晚乘着小船游览。
⑧江山如许:比喻国家或国土。谁宾主:指谁是宾,谁是主。
⑨醉挟飞仙:形容喝醉后神志清朗、飘然若仙的境界。梦中语:梦中的语言。
⑩直将天地等浮沤:意谓把天地比作水面上的泡沫。等浮沤,犹言像浮在水面上的泡泡那样。
⑪八极:指八方极远的地方。《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⑫神游八极:神游到八方极远之地。开卷仿佛瞻眉须:打开书就好象见到了苏轼自己的眉毛和胡须。
⑬清风:指高洁的品德。千古:千年以上。
⑭悠悠目断江云孤:意思是看着远处孤零零的江流和白云,久久不忍离去。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诗人在一次夜行中所作。诗人以游赤壁为题,抒发了自己对赤壁之战的回忆和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在赤壁矶头寻访遗迹的情景。诗人回忆自己在赤壁大战时的情景,那时他曾经登上赤壁矶头,去寻访当年大战的遗迹。但是,当时的战事已经过去很久,现在留下的只有一片荒凉的景象。
五、六句,写诗人感叹于当时战争的胜负早已被人遗忘,而只留下了渔民的歌声。那歌声嘹亮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飘荡,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古老的历史。
七、八句,写诗人在黄州的所见所感。诗人看到黄州这个地方的景色非常优美,就像峨眉山上的美景一样让人陶醉。诗人还自比为北海的孔丘,认为自己的道德修养非常高。
诗人写到自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经历。他曾经在黄州期间,创作了《题西太一宫壁》的诗篇,表达出他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十、十一两句,写诗人的心境变化。当诗人在黄州时,他常常沉醉于美酒之中,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然而,当他听到关于赤壁大战的故事时,又会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夜晚泛舟游览的场景。他乘着小船,来到赤壁矶头,看着江面上的月光和云彩。他觉得这种景象非常美丽,仿佛看到了苏轼自己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描述赤壁大战的历史事件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