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曈昽帐殿开,五云光彩上蓬莱。
鸾笺续卷题金薤,鹤驾临江送玉杯。
上国旌旗分将相,从官词赋总邹枚。
兰舟棹举歈歌发,回首青山绕凤台。

【注释】

奉教:接受教诲。龙江:指长江。蓬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名。鸾笺:彩笺。继卷,接续前文继续写。金薤:古代帝王所制的一种印章,用黄金制成。鹤驾:代指使者或送别者所乘的鹤车。玉杯:美酒。上国:指京城长安。旌旗:军旗,这里借指军队。将相:将军和丞相等高级将领、官员。邹枚:战国时齐国人,以善辞赋著称。兰舟:装饰华丽的船。棹:桨。歈歌:即《阳关三叠》,一种曲调。凤台:凤凰台上,指皇宫所在地。

【译文】

天刚亮时,宫帐就已打开,五色祥云映照蓬莱。

续写龙江送别的诗篇,在彩笺上题写金制的印章;

使者乘着鸾鹤之车来到江边,为远行的玉杯送行。

京城长安旌旗下分列将相,随从官员词赋总称邹、枚。

兰舟启航,《阳关三叠》的歌声响起,回首间青山环绕凤凰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命出使安南途经龙江而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描绘了一幅送别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也反映了当时国家分裂的形势。

首句“晓日曈昽帐殿开”,描写了清晨时分,朝阳初升,宫殿内外一片光明,说明此时正是早晨。“晓日曈昽”点出了时间。“帐殿”是指皇帝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帝的宫殿。“开”,是打开的意思。“五云光彩上蓬莱”是说朝霞缭绕,彩云飞扬,把整个天空装扮得如同仙境一般,使人如临蓬莱仙境一样。“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长安。这两句通过写朝霞和彩云来表现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

第二句“五云光彩上蓬莱”,是说朝霞缭绕,彩云飞扬,把整个天空装饰得如同仙境一般。“五云”,五彩斑斓的彩云(彩霞)。“光彩”,形容彩云的颜色鲜艳。“上”,是上升的意思。“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句是说朝霞缭绕,彩云飞扬,把整个天空装扮得如同仙境一般。这是对友人远行的祝福。

第三句“鸾笺续卷题金薤”,是说在彩笺上连续书写诗句,并在上面题写了金色的印章。“鸾笺”指的是精美的纸张。“续卷”,是连续写下来的意思。“金薤”,古代的一种印玺,用金子制成的。这句是说在彩笺上继续写下去,并在上面题上了金制的印章,以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第四句“鹤驾临江送玉杯”,是说使者骑着鹤来到江边,为远行的玉杯送行。“鹤驾”,指使者骑的鹤。“玉杯”,是盛放的美酒。这句是说使者骑着鹤来到了江边,为远行的玉杯送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上国旌旗分将相,从官词赋总邹、枚”,是说京城长安的旌旗分列着将相等人,随从官员的词赋总称邹、枚。“上国”,指的是京城长安。“旌旗”,是古代军队中的标志,这里指军队。“分将相”,是分别排列将相等人的意思。“从官”,是陪同君王出行的人。“邹”,是邹阳,战国时期齐国人。“枚”,是枚乘,西汉辞赋家。这句是说京城长安的旌旗分列着将相等人,随从官员的词赋总称为邹阳、枚乘。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祝愿之意。

第六句“兰舟棹举歈歌发”,是说兰色的船只已经起锚扬帆,开始启程了。“兰舟”,指的是装饰华丽的船只。“棹”,是船桨。“歈歌”,即《阳关三叠》,是一种曲调。这句是说装饰华美的船只已经起锚扬帆,开始了新的旅程,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

第七句“回首青山绕凤台”,是说回首望去,可以看到青山环绕的凤凰台。“凤台”,是古代皇家建筑群之一,位于今北京西郊。这句是说回首望去,可以看到青山环绕的凤凰台,寓意着友情长存。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国家分裂的形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