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深入结茅茨,陶令归来鬓未丝。
筱簜拂檐巢翡翠,蒹葭近钓隐鸬鹚。
细炊白石能成饭,净扫苍苔好看棋。
纵有徵书何处觅,桃源去路少人知。
诗句释义:
- 丹山归隐 - 描述一个人选择在自然美景中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 洞天深入结茅茨 - 描述了进入一个充满天然洞穴的隐秘空间,并在那里搭建了简陋的住所。
- 陶令归来鬓未丝 - 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示回归自然,远离尘嚣。
- 筱簜拂檐巢翡翠 - 描述竹林中翠绿的竹叶轻轻拂过屋檐,鸟儿在其中筑巢,生动描绘出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
- 蒹葭近钓隐鸬鹚 - 蒹葭是芦苇的一种,这里用它来比喻水边的风景或环境。鸬鹚是一种水鸟,在这里指代钓鱼的人,也暗示了一种与自然环境亲密无间的生活方式。
- 细炊白石能成饭 - 描述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石锅)就能烹饪出美味的食物,反映出简朴的生活态度。
- 净扫苍苔好看棋 - 描述清理棋盘上的青苔,让棋盘更加清晰可见,以便下棋,强调生活的精致和有序。
- 纵有徵书何处觅 - 尽管有着征召的命令,但在这个隐居的地方很难找到。这里的“徵书”可能指的是官府的公文或者征召的请求。
- 桃源去路少人知 - 形容桃花源这个地方非常隐蔽,外人难以找到。
译文:
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隐居的乐土,
深入洞天的隐秘之处,搭建了简陋的茅草屋。
归来后,如同陶渊明那样,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竹林里,翠绿的竹子轻轻拂过屋檐,鸟儿在此筑巢。
靠近水边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宁静而美丽。
用简单的石灶烹煮出美味的食物,体现了生活的质朴。
清理棋盘上的灰尘,让棋子更清晰,享受宁静的时光。
尽管朝廷召唤,但这隐居之地难以寻觅。
仿佛在桃花源中一般,很少有人知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返璞归真、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诗中的“丹山”,通常指的是道教中所说的仙境,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选择了这样一个幽静的环境作为自己的避世之地,这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中通过对竹林、溪流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种生活方式展示了对简单生活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使面对外界的召唤,诗人依然坚守内心的选择,不愿随波逐流。这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势的精神,是诗歌所要传达的重要价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