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山宝刹自唐家,石塔横空半欲斜。
神鹿听经翻贝叶,毒龙喷水出昙华。
咒师碧眼浑如鹄,老衲弓身曲似虾。
知我登堂来问法,呼童先点赵州茶。

【注释】

《和体方游相国寺》:和体,指白居易。方,刚刚,才。游,游览。相国寺:位于唐长安城内。是唐朝皇帝为奉祀周公而建的寺院。

夷山:指太行山。宝刹:佛教建筑中称佛殿或塔院。唐家:唐代人。半欲斜:形容太行山陡峭险峻。贝叶:佛经。毒龙喷水出昙华:指佛教故事。昙花是佛教圣花。昙华寺即昙花寺,在今河南洛阳县。咒师:指诵经僧人。碧眼:指和尚的眼睛。浑如鹄(gǔ):像鹤一样。老衲:和尚。弓身曲似虾:形容和尚弯腰驼背的样子像虾。

知我登堂来问法:知道我来到寺院来求教佛法。知:知道。登堂:登上殿堂。来问法:来请教佛法。呼童先点赵州茶:让小童先去烧水准备茶具。赵州茶:指赵州从谂禅师的《示众》诗中的“吃茶去”。赵州从谂禅师是禅宗五祖,他教导弟子们:“吃茶去”,就是要求大家不要执著于名闻利养等俗事。

【赏析】

本篇写景抒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首联以白描手法,描绘了相国寺的宏伟壮丽、历史悠久。“夷山宝刹自唐家”一句,点出了相国寺的悠久历史,“石塔横空半欲斜”一句,形象的描写了太行山峰峦叠嶂、峰回路转的特点;“神鹿听经翻贝叶”,写出了佛经的神秘与玄妙,“毒龙喷水出昙华”两句,则生动地写出了佛寺环境的清幽。

颔联“咒师碧眼浑如鹄,老衲弓身曲似虾”,通过对比,突出了和尚的形象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对人的改造作用。

颈联“知我登堂来问法,呼童先点赵州茶”,既交代了作者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及对禅学的崇敬,也流露出作者对世道人情的不满。

尾联“知我登堂来问法,呼童先点赵州茶”,既交代了作者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及对禅学的崇敬,也流露出作者对世道人情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