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为丰采月为神,檀蕊风传始辨真。
高似广寒攀桂客,幽如湘水佩兰人。
冰蕤吹破黄金粟,玉骨薰秾紫麝尘。
世上群芳孰可比,可怜茉莉属残春。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主要元素的含义,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注意要联系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来理解诗歌。
本题是五言律诗,第一联:“雪为丰采月为神,檀蕊风传始辨真。”这两句写梅花的美,用“雪”比喻其丰采,用“月”形容其神采;以“檀蕊”比喻其香气,用“风传”形容其香的远播。
第二联:“高似广寒攀桂客,幽如湘水佩兰人。”这两句写梅花的高洁与幽雅,将梅花比作广寒宫中的仙人,将梅花比作湘江水中的仙女,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第三联:“冰蕤吹破黄金粟,玉骨薰秾紫麝尘。”这两句写梅花的清香,用“冰蕤”比喻梅花的清冷,用“黄金粟”形容花瓣的颜色,用“玉骨”比喻梅花的高雅,用“紫麝尘”形容梅花的香气。
第四联:“世上群芳孰可比,可怜茉莉属残春。”这两句写梅花与其他花卉相比有独特之处,最后一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雪花作为它的风采,明月作为它的精神,檀木花蕊风吹传来,才辨识出真正的美。
它高耸如攀上广寒宫的仙人,幽雅如湘水旁佩带兰花的人。
冰花飘落在枝头上,像黄金般的花瓣晶莹闪亮;梅花的香气沁入骨髓,使人联想到麝香的气息。
世上所有的花朵都无法相比,只有它属于残冬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咏梅之词,首二句写梅花的神韵之美。诗人首先以“雪”比“丰”,以“月”喻“神”。雪是纯洁的象征,而梅花又开于寒冬,所以雪更能显示梅花的丰采、神韵。诗人还用“檀蕊”比喻其香气,以“风传”形容其香的远播。
三、四两句写梅花的高洁与幽雅。诗人将梅花比作广寒宫中的仙人,将梅花比作湘江水中的仙女,显示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诗人用“冰蕤”比喻梅花的清冷,用“黄金粟”形容花瓣的颜色,用“玉骨”比喻梅花的高雅,用“紫麝尘”形容梅花的香气。这些描写都突出了梅花的高贵、典雅。
诗人用“世上群芳孰可比”这一反问句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以“残春”来指代春天,表明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见到梅花的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欣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