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
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
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
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理解。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镜子里的我,心无杂念,就像清澈的水面一样平静。然而,我并不知道这平静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就像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雾气一样神秘。

  2. 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
    这句诗描绘了河流源头的浑浊,使得整个水流变得不清晰。同样,我也像那杆倾斜的影子,无法看清自己的真正面目。

  3. 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在静默的时候没有外界的干扰,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真面目;而在行动的时候,我可以清晰地判断是非黑白。

  4. 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他人的赞美,他羡慕那些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他们能够在晴朗的月光和清风中洞察一切,与天地共存。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外界的纷扰,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在静默中能够看清自己的真面目,在行动中能够清晰地分辨是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的赞美之情,认为他们在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气中能够洞察一切,与天地共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