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仙子厌红裳,欲与梨花斗靓芳。
崔护再来难映面,刘郎归去不成妆。
青条辨李无繁蕊,缥蒂疑梅欠异香。
陌上看时偏被恼,难吟难认更难忘。

白桃花(其一)

武陵仙子厌红裳,欲与梨花斗靓芳。

崔护再来难映面,刘郎归去不成妆。

青条辨李无繁蕊,缥蒂疑梅欠异香。

陌上看时偏被恼,难吟难认更难忘。

注释:

武陵仙子:指美丽的女子。

厌红裳:厌倦红色的衣裳。

斗靓芳:与艳丽的花朵相比。

崔护再来难映面:崔护再次来到时无法认出我。

刘郎归去不成妆:指刘晨返回时不能像仙女那样打扮。

青条:指柳树的枝条。

辨李:辨别李花。

缥蒂:缥缈的枝条。

陌上:路上,指江边。

被恼:受到烦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绝。诗中的“白桃花”指的是白色的杏花。王维以白桃杏为题材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大林寺桃花》、《阙题》等,而这首七绝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武陵仙子厌红裳”,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厌倦了红色的衣装。这一句不仅描绘出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二句“欲与梨花斗靓芳”,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形象。她想要与梨花相比,展现出自己的美丽。然而,这种美丽却显得有些过于张扬,难以掩盖内心的不安和矛盾。

第三句“崔护再来难映面”,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当崔护再次来到她的面前时,她已经无法认出他了。这一句既表现了她的美貌,也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四句“刘郎归去不成妆”,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延伸。当刘晨回到人间后,他已经无法像仙女一样打扮自己了。这一句既表现了她的美貌,也表现了她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第五、六句“青条辨李无繁蕊,缥蒂疑梅欠异香”,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描绘。他们分别用柳条、李花和梅树进行比喻,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韵味。这些比喻既有诗意,又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尾联“陌上看时偏被恼,难吟难认更难忘”,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他们在路上看到对方时,总是感到有些困扰和烦恼。这种情感既难以表达出来,也难以忘记。这种情感既深刻又真挚,使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与自然景物之间的相互映照和交融。诗中既有对女子美丽外貌的赞美,也有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这种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使诗歌更具哲理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