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西山宿雨收,霏霏空翠泼双眸。
清流抱涧鸣沙碛,白鹭依林下蓼洲。
野庙丹青从古写,空山版筑至今留。
年年民庶思霖雨,犹向高岩祠下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格式要求”,那么答题时就要围绕“格式”来展开。然后对诗歌内容进行赏析,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评价。本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第一句,“云过西山宿雨收,霏霏空翠泼双眸。”此句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所见之景。“山色有无中,行歌幽不穷”是说山色的有无变化,而“霏霏空翠”,则表现了山色的空灵飘渺。“空翠”即“空蒙的翠色”,“霏霏”为“飘飘洒洒的样子”。这两句写诗人在登上高处之后所看到的景色:云朵掠过西山,昨夜残留的雨已经停歇,天空湛蓝,空蒙翠绿,仿佛要泼到人的眼睛。
第二句,“清流抱涧鸣沙碛,白鹭依林下蓼洲。”此句描写诗人在山腰看到的自然景观和听到的声音。“抱”、“依”二字,把溪水、沙碛、白鹭、蓼洲等自然元素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抱涧”,即环绕着山涧;“鸣沙碛”指发出响声的沙碛;“白鹭依林下蓼洲”则表现了白鹭在树林和蓼州之间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野庙丹青从古写,空山版筑至今留。”此句描写的是山脚下的历史遗迹。“野庙丹青”指古代留下的寺庙和画上的壁画;“版筑”一词,出自《孟子.尽心篇上》,原文是“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至今留”则说明这些历史遗迹一直存在到现在。
第四句,“年年民庶思霖雨,犹向高岩祠下求。”此句是说每年老百姓都希望有好的雨,他们仍然在高高的岩石祠堂下求雨。
【答案】
示例:
傅岩晓霁(节选)
云过西山宿雨收,霏霏空翠泼双眸。
清流抱涧鸣沙碛,白鹭依林下蓼洲。
野庙丹青从古写,空山版筑至今留。
年年民庶思霖雨,犹向高岩祠下求。
译文:
白云飘过西边的群山,昨夜的残雨已经停止,天空湛蓝,空蒙翠绿,仿佛要泼到人的眼睛。清澈流淌的小溪环抱着山间涧谷,发出响声的沙石遍布山坡。白鹭依偎着树林和蓼州的沼泽,自由自在地生活。古老的寺庙和画上的壁画一直流传至今。每年老百姓都盼望有好雨,仍然在高高的岩石祠堂下求雨。
赏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联先写登高所见之景,描绘了一幅空灵飘渺的山水画面;颔联再写登高所闻之音,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颈联描写了山脚下的历史遗迹和百姓的祈盼之情;尾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永恒的追求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深沉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