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竖谁教解巧机,玉箫新进上方吹。
进宫已自几千里,亡国何须数百枚。
逆竖谁教解巧机,玉箫新进上方吹。
进宫已自几千里,亡国何须数百枚。
注释:
- 逆竖:指宦官。谁教:怎么教。解巧机:掌握精妙的技巧。玉箫:精美的箫。新进:刚进献。上方:指皇宫的上方或高位。吹:吹奏。进宫:指被献给皇帝。已自:已经。几千里:形容距离之远。亡国:指国家灭亡。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朝廷内奸臣的陷害与宫廷生活的讽刺。首句“逆竖谁教解巧机”直接点出宦官的狡诈和聪明,他们能够巧妙地操纵朝政,使得无辜者受害。接下来“玉箫新进上方吹”,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宫廷生活画卷,玉箫的声音在皇宫中回荡。然而,这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和无奈。最后两句“进宫已自几千里,亡国何须数百枚”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残酷现实,国家的灭亡不需要那么多的借口和理由。
题目:《题明皇吹箫图二首 其一》
逆竖谁教解巧机,玉箫新进上方吹。
进宫已自几千里,亡国何须数百枚。
译文:
是谁教会了这些狡猾的宦官,他们掌握了精妙的技巧,将美好的箫声献给了皇上?
我被带到皇宫已经很遥远的地方,但我并不认为国家的灭亡只需要几百枚这样的玉箫。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担忧。首句“谁教”一词,既表达了对宦官的愤怒,也暗示了整个朝廷的腐败和无能;接着“新进”二字,则突出了箫声的美好和高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种美好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悲哀和无奈,因为这种悲哀和无奈是由整个社会制度和道德风气造成的,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造成的。因此,虽然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赞美吹箫的艺术,但实际上却是在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和控诉。而结尾处的“亡国何须数百枚”,则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和无力感的强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