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之山几千里,山头千丈神光起。
驺虞瑞世生其间,百兽争趋似群蚁。
漆光玄章耀朝日,雪色白毛濯秋水。
驺虞含仁性不残,两虎常从供饮食。
野人奔走告王庭,整驾取之劳玉趾。
鸾旗不动仙仗闲,逡巡俯首伏雕阑。
鼓吹导引入城市,填衢塞巷居民看。
咸言圣人尧舜德,基业永固安如山。
玉烛调元风雨时,草木芜芜禽兽繁。
储祥兆和四灵至,驺虞稀见从古难。
朅来赐宴承运殿,群臣拜贺欢心颜。
鹤驾东行献金阙,天门晓启红光发。
雕笼舁入龙颜喜,千官聚看称奇绝。
圣主谦冲不敢当,贤王逊美情尤切。
宠章飞动赐金敕,虎士腾挐分玉节。
归命丹青写作图,记此奇形前代无。
深林妥尾走妖狐,枯槎砺吻鸣老乌。
落木纷纷下空谷,阴风飒飒吹黄芦。
一朝金门拜赐归,华堂展玩皆欢呼。
诗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阳翟之山几千里,山头千丈神光起。”
- 注释: 阳翟(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山高数千里。山峰巍峨,如神光闪耀。
第二句:“驺虞瑞世生其间,百兽争趋似群蚁。”
- 注释: 驺虞出现,象征吉祥。众多野兽竞相追随,宛如蚂蚁。
第三句:“漆光玄章耀朝日,雪色白毛濯秋水。”
- 注释: 驺虞的黑色毛发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白色的皮毛在阳光下反射出晶莹的光芒。
第四句:“驺虞含仁性不残,两虎常从供饮食。”
- 注释: 驺虞具有仁爱之心,对待动物从不伤害。常常有两只老虎跟随它,提供食物。
第五句:“野人奔走告王庭,整驾取之劳玉趾。”
- 注释: 野人们纷纷逃向朝廷,为帝王驾车去取回这只珍贵的神兽。
第六至第九句:“鸾旗不动仙仗闲,逡巡俯首伏雕阑。鼓吹导引入城市,填衢塞巷居民看。”
- 注释: 銮旗不动,仙杖悠闲,缓缓前行。锣鼓声引领进入市内,街道两旁的居民纷纷观看。
第十句:“咸言圣人尧舜德,基业永固安如山。”
- 注释: 人们都说这位帝王有如尧、舜那样的德行,他的基业像山一样稳固。
第十一至十四句:“玉烛调元风雨时,草木芜芜禽兽繁。”
- 注释: 气候调和,雨水充足。草木繁茂,鸟兽繁多。
第十五句:“储祥兆和四灵至,驺虞稀见从古难。”
- 注释: 预示吉祥的征兆和和谐的景象显现,但难得一见的驺虞出现更是罕见。
第十六句:“朅来赐宴承运殿,群臣拜贺欢心颜。”
- 注释: 皇帝突然驾临承运殿,赏赐群臣酒宴,群臣欣喜若狂。
第十七句:“鹤驾东行献金阙,天门晓启红光发。”
- 注释: 骑着鹤车向东行进,献上贡品给金阙,天门被照亮了,红光闪烁。
第十八至第二十一句:“雕笼舁入龙颜喜,千官聚看称奇绝。”
- 注释: 被关进笼子里送入皇帝龙颜,众人惊叹不已。
第二十二句:“圣主谦冲不敢当,贤王逊美情尤切。”
- 注释: 皇帝谦虚地说自己不敢接受,而贤王却谦逊地表示自己的美德更深。
第二十三句:“宠章飞动赐金敕,虎士腾挐分玉节。”
- 注释: 皇帝的恩泽如同翅膀一般飞动,赐予金符,命令士兵们分得玉节。
第二十四句:“归命丹青写作图,记此奇形前代无。”
- 注释: 把这幅画带回朝廷,作为永久的记录,前代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十五句:“深林妥尾走妖狐,枯槎砺吻鸣老乌。”
- 注释: 在茂密的树林中,狡猾的狐狸逃走;枯槎上,乌鸦的嘴被磨得发出清脆的响声。
第二十六到最后一句:“落木纷纷下空谷,阴风飒飒吹黄芦。”
- 注释: 落叶纷纷飘落,落在空荡的山谷中;寒风凛冽,吹拂着黄色芦苇。
第二十七句:“一朝金门拜赐归,华堂展玩皆欢呼。”
- 注释: 终于有一天,他回到了金门,受到皇帝的赏赐,在华丽的殿堂中展示这副画像,所有人都在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