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盎盎新,担头挑尽洛阳春。
一声叫入纱窗内,忙霎梳妆镜里人。

【注释】

卖花:卖花女。

盎盎(ǎn):形容花朵繁多、鲜艳的样子。

担头挑尽洛阳春:卖花女挑起了满担鲜花。

纱窗:用丝织品做成的窗户。

忙霎(shà):匆忙。

梳妆镜里人:照镜的人。

【赏析】

《卖花》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春,是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兼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的作品。诗人在洛阳,偶见一卖花女子挑着鲜花沿街叫卖,便即兴作了此诗。此诗描写了洛阳春天美丽的风光,也写出了卖花女的勤劳和美丽。全诗语言平实,但富有生活情趣,形象鲜明,富有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写洛阳春天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盎盎”形容花朵繁多,鲜艳。这一句写花,是下笔点明题旨,为下文描写卖花女的生活情态作铺垫。“担头挑尽洛阳春”,是说卖花女挑着花担,把洛阳的春天都卖完了。这里,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春光美好,生意盎然。

次句写卖花女在叫卖时的情景。“一声叫入纱窗内”是承上启下之句。卖花女挑着花担,一路高声叫卖,声音传进人们居室,引起人们的注意,纷纷走出家门来观看。“忙霎”(突然)是说看花的人多而急,“梳妆镜里人”是说这些买花者都是妇女,她们正忙于打扮,准备出门去欣赏春景。这句既与上一句“一声叫入纱窗”相呼应,又是过渡到后两句的枢纽,使诗意更加流畅自然。

最后两句写那些买花者的形象。“忙煞”是说她们十分忙。她们忙得连照镜子的时间都没有。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部分,它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出买花女们繁忙、急切、兴奋的心情。同时,也表现出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首诗语言平实,但富有生活情趣,形象鲜明,富有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