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人最灵智,卫生每苦拙。
所惧非饥寒,将养不得节。
通人解其会,在世无所须。
羲农去我久,空叹将焉如。
念之动中怀,积善云有报。
药石有时间,诗书敦夙好。
蔼蔼堂前林,灼灼叶中花。
枝条始欲茂,春风扇微和。
弱湍驰文鲂,灵凤抚云舞。
坐止高荫下,神渊泻时雨。
尔从山中来,相见无杂言。
赤泉给我饮,乃欲饮得仙。
老夫有所爱,养色含津气。
遥遥望白云,苍苍谷中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植芳堂诗集陶一首”,植芳堂,指作者的书房名。诗题中“诗集”二字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从题目可以得知,这是一首描写植物的诗,是写竹子的。因为竹子有节,所以称“竹”。
(2)“谓人最灵智,卫生每苦拙。所惧非饥寒,将养不得节”,意思是说,人是最智慧的,但卫生却常常感到困难;我所担心的不是饥饿和寒冷,而是因为不能适时地调养身体。
(3)“通人解其会,在世无所须”,意思是说,懂得养生道理的人,在世上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4)“羲农去我久,空叹将焉如”,意思是说,羲皇和神农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我们只能白白叹息而已。
(5)“念之动中怀,积善云有报”,意思是说,思念之情触动了内心深处,善良的积累会有回报的。
(6)“药石有时间,诗书敦夙好”,意思是说,时间虽然有限,但我对药石和诗书的爱好是不会改变的。
(7)“蔼蔼堂前林,灼灼叶中花”,意思是说,堂前的树林郁郁葱葱,树丛中的花朵灿烂夺目。
(8)“枝条始欲茂,春风扇微和”,意思是说,树枝开始变得茂盛起来,春风拂过,带来阵阵和煦的微风。
(9)“弱湍驰文鲂,灵凤抚云舞”,意思是说,小河里的水流湍急,像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天上的凤凰在云端翩翩起舞。
(10)“坐止高荫下,神渊泻时雨”,意思是说,坐在高高的树荫下休息,仿佛听到了天空中神龙的轰鸣声,那是天神在降下及时雨。
(11)“尔从山中来,相见无杂言”,意思是你从山里来,与我相见,没有世俗杂事的话要讲。
(12)“赤泉给我饮,乃欲饮得仙”,意思是说,赤色的泉水让我喝下去,我就想要变成神仙。
(13)“老夫有所爱,养色含津气”,“养色含津气”是诗人自注。养色指保养面色,含津气则指润泽口鼻。诗人在这里用两个典故:一是“老莱子彩衣娱亲”(见《战国策·魏策四》),老人为使子女高兴,故意装扮成小孩模样。二是“颜回箪食壶浆”的故事。孔子死后,弟子们为了怀念他,常煮些粗米饭盛在竹器里,放在有流水的地方给他送饭。颜回吃后觉得太简单了,于是弟子们就给他盛上肉羹和饭菜。这两件故事说明颜回很孝顺。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孝顺之情。
(14)“遥遥望白云,苍苍谷中树”,意思是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片白云;深山中那棵棵大树,郁郁葱葱。
【赏析】
此诗以咏竹入题,借物抒情。首联写竹之生长环境与特点,次联写自己忧虑之事。第三联以通人喻诗人,指出诗人有养生之道。第四联写诗人对诗书的热爱。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父母的孝心。全诗意境高远,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