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木落见清秋,亭馆丹青在上头。
落日远邀孤鸟没,苍山长夹两江流。
东西舟楫通荆楚,咫尺阑干近斗牛。
天地茫茫一杯酒,登临莫问古今愁。
【注释】
双清:地名,在今湖南。秋月:秋天的月亮。高城:高高的城墙,指岳阳楼。木落:树叶凋零,指深秋的景色。亭馆丹青:亭台楼榭上画着红色的颜色。丹青:红色的颜色,泛指绘画。
落日远邀孤鸟没:落日时分,有一只孤独的鸟飞向远方。没:消失。
苍山长夹两江流:苍山从中间把两条江分开。夹:分开。
东西舟楫通荆楚:东边的船驶向西边的江,西边的船驶向东边的江。楫(jí):船桨。
咫(zhǐ)尺阑干近斗牛:只有一尺见方的栏杆,却可以靠近北斗星。咫尺:比喻距离近。
天地茫茫一杯酒,登临莫问古今愁:天地之间,就好像是一杯美酒,登上高楼眺望,就不要去询问古往今来的忧愁了。
赏析:此诗为登岳阳楼所作,全诗通过写景抒发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开头两句写洞庭湖秋天的美景:高耸入云的岳阳楼,在萧瑟秋风中显得特别醒目;而那亭馆楼堂上的红漆,则更显得绚丽多彩。“高城木落见清秋”,以“木落”二字点明时令,说明诗人登高远望的时节已到了深秋。接着写晚景,“落日远邀孤鸟没”,一个“远邀”字,写出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而孤雁南飞,也正象征着国事日非,自己报国无门,只好远离朝廷,隐退山林。
三、四句写洞庭湖中的景色。“苍山长夹两江流”,苍山与长江相望,两水相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而“东西舟楫通荆楚”,又表明了洞庭湖在古代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咫尺阑干近斗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位置的重要性。“咫尺”,即极言其近。“斗牛”,即指斗宿和牛宿,这里借指南北天极。这两句紧承上文写远景,但视野更为开阔,更加突出了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五、六句写洞庭湖中之景。前面两句写远望,这两句就写近观,写得更为细致生动:“东西舟楫通荆楚”,“荆”是指荆州地区,湖北一带,这里是说,长江上来往船只很多;“近”,指近处,“斗牛”即斗宿、牛宿,这是指北斗星的位置。这两句的意思是:无论是从东到西还是从西到东的船只都很多,它们往来于洞庭湖水面,将南北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眼前景色所生发的感慨。“天地茫茫一杯酒”,意思是说,在这辽阔的空间里,就像饮了一杯酒那样渺小而微不足道;“登临莫问古今愁”,意思是说,登上高楼,不要为过去的忧愁而烦恼,因为忧愁是永远摆脱不掉的。这两句是说,诗人虽然忧国忧民,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它既写出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也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安危的担忧,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同时,它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形象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