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东栖霞人,字恂九,号兰皋。
嘉庆四年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郎署二十一年,身为穷官,惟潜心学问,尤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
所著以《尔雅义疏》为最著,另有《山海经笺疏》、《竹书纪年校正》、《晋宋书故》、《晒书堂集》等。
生卒年:1755-1823
清山东栖霞人,字恂九,号兰皋。
嘉庆四年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郎署二十一年,身为穷官,惟潜心学问,尤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
所著以《尔雅义疏》为最著,另有《山海经笺疏》、《竹书纪年校正》、《晋宋书故》、《晒书堂集》等。
生卒年:1755-1823
【注释】 1.青县:今河北青县。盐河:即黄河下游的一段,因盛产海盐而得名。晓渡:在早晨过河。 2.帆驶下盐艘:帆驶指船帆张开,帆驶下盐艘,说明船帆已张开,正准备过河。 3.晓风喧客舟:晨风轻拂,吹动客人的船,使船上的人感到有风。 4.一篙点水过:一篙(篙)是指用桨划水。点水过,是说船轻轻划过水面。 5.错认是轻鸥:错认是说把水中的鸥鸟当成自己的船。 【翻译】: 船帆已经张开,准备过河了
拾海错 大化何奫沦,泱漭无停止。 天地混沌日, 沦海何时起? 一碧浑涵间, 今有太古水。 潮汐割昏晓,如斯夫不已。 月满鱼脑盈,月晦蚌胎死。 渔父携筠篮,追随者稚子。 逐虾寻海舌,淘泥拾鸭嘴。 细不遗蟹奴,牵连及鱼婢。 生物供人用,造化意如此。 鲲鲸在其中,芥子须弥耳。 圆䆸时一望,磨青几万里。 注释: 大化:大海的变化。 奫沦:指大海。 泱漭:广阔无边的样子。 天地混沌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励志》。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五日不读书,筋力欲衰老。” 这里的“五日”指的是五天的时间。贾岛在这段时间里没有读书,因此他的体力开始衰退,感觉像是要衰老了一样。这一句表达了贾岛对知识的渴望,以及长时间不读书带来的疲惫感。 接着是第二句“十日不作文,心思已枯槁。” 贾岛在这十天里没有写作,所以他的思维变得枯竭,像枯萎的植物一样。这一句反映了贾岛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投入
注释: 小园:指作者的住所或花园。 居然:竟然,意外地。 涉趣真:接触自然之趣。 花间徐步不惊鸟:在花丛中悠闲地散步,不会惊飞鸟雀。 竹里深藏如避人:竹林深处像躲避别人一样,显得幽静。 冒雨寻畦蔬甲媆:冒着大雨去地里寻找蔬菜和瓜果。 随篱插树土痕新:顺着墙边插树,树桩上的土痕还很新鲜。 蓬蒿满径荒芜久:蓬蒿长满小径,已经荒废很久了。 芋栗全收复不贫:芋头和栗子都已经恢复,没有贫困感。 赏析:
【诗句释义】 1. 夏日口占:夏天时,我随意写下的一首诗。 2. 人言三伏暑天长:人们说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3. 我有间中逃暑方:我有一段时间能够躲避炎热的方法。 4. 山气西来朝带爽:山脉上的清新空气在早晨时分带来了凉爽。 5. 窗风北过午生凉:窗外的微风在中午时分吹过,带来了一丝清凉。 6. 心清不借甘瓜镇:心情清净,不需要借助甜食来安慰自己。 7. 几静惟闻古墨香:环境安静
这首诗是诗人在归家途中所作。 第1句“乍远长安市上尘”,意为突然远离了热闹喧嚣的长安,城市上空飘荡着尘埃。 第2句“故园风景喜相亲”,表达了对故乡景色的喜爱和亲切感。 第3句“青山有意迎归客”,意味着青山好像有意向着诗人,迎接他的归来。 第4句“绿竹居然识主人”,表示竹子似乎能认出主人是谁,仿佛它们也在欢迎他归来。 第5句“书味寻时还似旧”,说明虽然时间过去了
清山东栖霞人,字恂九,号兰皋。 嘉庆四年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郎署二十一年,身为穷官,惟潜心学问,尤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 所著以《尔雅义疏》为最著,另有《山海经笺疏》、《竹书纪年校正》、《晋宋书故》、《晒书堂集》等。 生卒年
凌树屏是清代浙江乌程人,字保厘,号缄亭。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工诗著称,其作品多展现出奔放的才情。以下是对凌树屏的相关介绍: 1. 生平与仕途:凌树屏于乾隆四年(公元一七三九年)进士及第。他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他曾担任过凤县知县,后调任咸阳,再后来补授嘉兴府教授。他在地方官任上勤勉尽责,为百姓谋福祉。 2. 文学成就:凌树屏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他工诗赋
胡承珙是一位清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字景孟,号丹溪,又号墨庄,是安徽泾县人。他生于1776年,卒于1832年,历经嘉庆十年进士及之后的政治生涯,最终官至台湾兵备道。 胡承珙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毛诗》的深入研究和贡献上。他曾撰写《毛诗后笺》三十卷,成为清代《诗经》学的重要成果。他的这部著作广证博考,以求《毛诗》之本义,体现了他深厚的学术研究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除了在《毛诗》学上的显著成就
段昕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段昕,字玉川,是清云南安宁人。他以优异的成绩在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之后官至户部主事。作为一位官员,段昕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在游历各地后创作了大量诗歌。 2. 诗作特色: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故事和个人感慨等多个方面。例如
唐仲冕是清代著名的官员和学者,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他原籍湖南善化(今长沙市),后客居至肥城县的涧北村,其一生在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历。 唐仲冕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还是一个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学者。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以及对社会正义和个人道德的探讨。例如,在他的《登南岳祝融峰》、《题吴天发神谶碑》等诗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