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
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
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注释】
- 千古:指自古以来。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隐居田园生活,自号“五柳先生”。
- 后人:后代的文人画家模仿他的风貌。
- 貌得:形容模仿得惟妙惟肖。
- 杖藜:手拄藜杖,形容老人或隐士的形象。
- 醉态:喝醉后的样子,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神态。
- 北窗风:形容清风徐来,带来舒适凉爽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通过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千古渊明避俗翁”,点明了陶渊明这一历史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质——他选择远离官场的纷扰和社会的喧嚣,过上淡泊宁静的生活。第二句“后人貌得将无同”,表达了虽然后人试图效仿陶渊明的风采,但往往难以达到其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第三句“杖藜醉态浑如此”,通过描述陶渊明醉酒后的悠然自得姿态,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洁人格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第四句“困来那得北窗风”,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和深化,表达了即使在困顿之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真谛,这种境界不是轻易能够获得的。
这首诗不仅是对陶渊明个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后世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的一种启示。它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黄公望的这种艺术追求和哲学思考,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