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虎溪三十秋,今闻溪上印公楼。
山光绕屋天应近,云气侵窗座欲浮。
白鹤传书曾点破,清泉咽石自分流。
何时重到花岩里,历览山川访旧游。
【注释】
虎溪:在湖南长沙。
山光:指山色。
云气侵窗座欲浮:形容云雾缭绕,仿佛要飘浮起来。
白鹤传书曾点破:传说晋代道士许逊隐居山林时,有神物白鹤送来书信,他依信而行,终成仙。这里指诗人的山水之志。
清泉咽石自分流:泉水从石中流出。
花岩里:地名,在今湖南湘阴县南,相传为陶弘景炼丹的地方,后以“花岩”为名山的代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山水之作。首句写诗人对虎溪美景的向往之情,次句写诗人终于来到虎溪,登上了印公楼,三句写登高所见的景色,四句写登高所感,五、六两句又回到登高上来,七句则写登高的目的。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虎溪在长沙西南,风景秀丽,历来为骚人墨客所赞赏。《太平寰宇记》引《湘东记》:“虎溪,一名虎丘,有虎丘寺。”《太平寰宇记》还载:“虎丘山,在县北一十二里,山形圆似虎蹲,因以为名。”“虎溪三十秋”一句即指虎丘,意谓诗人在此地已度过了三十多个秋天。虎溪之胜,在于山环水抱,林木葱茏。“印公楼”是印宗法师讲学之处,位于虎溪西岸,故称印公楼。诗人登楼远眺,只见群峰环绕,山色空蒙;近处云雾弥漫,似乎随时都会升腾而起。这两句描绘虎溪山色空灵缥缈、云雾缠绕变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登楼时的惊喜和赞叹。
“白鹤传书曾点破”句,化用许逊的故事。据《搜神记》卷十六载:晋朝许逊在庐山隐居,有神禽白鹤来书说,“君当为我致玄珠。”许逊按图索骥,果然寻得玄珠,并以此得道成仙。“清泉咽石自分流”句,则是指虎溪的清泉从岩石中流走。此二句写虎溪之奇观,与上文写虎溪之幽美相呼应。
末两句抒发诗人重游虎溪的愿望。虎溪之美,令人流连忘返。诗人渴望再次到虎溪去领略那里的山川风光。
全诗融情于景,情随景转,情景交融。诗中既写了虎溪的自然美景,也写了虎溪的历史人文景观;既写了虎溪的山水之秀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既写了虎溪的幽深静谧,也写出了虎溪的神奇变幻;同时,还蕴含着诗人对虎溪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格调高峻俊逸,意境开阔雄浑,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