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入寒竹响,风吹枯桑疾。
微灯照孤坐,馀香綍清室。
念敛尘虑泯,神明定光出。
同体不同知,兹理一何密。
《夜坐》
注释:
竹:这里指的是竹子,象征清高和坚韧。
桑:桑树,这里也用来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微灯:微弱的灯火,形容室内光线昏暗。
敛尘虑泯:收敛心中的杂念,使心境宁静。
神明定光出:神明显现,即心灵纯净明亮。
同体不同知:虽然外在形态相似,但内心世界迥异。
兹理一何密:这道理是如此深刻,难以言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雨后寒竹、风吹枯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借景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联“雨入寒竹响,风吹枯桑疾”。诗人以“雨”和“风”作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雨点落在寒竹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风吹过枯桑,使得树枝摇曳生姿。这些细节描绘,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动态美。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暗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颔联“微灯照孤坐,馀香綍清室”。这句诗中的“孤坐”和“余香”都是诗人在夜晚独自沉思时的感受。微光照亮了他的书房,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息。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念敛尘虑泯,神明定光出”。这句诗中的“尘虑”和“神明”都是诗人在思考人生问题时的状态。他收敛了自己的杂念,使得心神变得宁静;而当这种状态达到一定高度时,他的心境也随之明朗起来。这里的“神明定光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光明和智慧。
尾联“同体不同知,兹理一何密”。这句诗中的“同体”和“不同知”都是诗人在探讨人生问题时的感慨。尽管他们拥有相似的身体形态,但内心世界却迥然不同。这里的“兹理一何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差异性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整首诗以咏物起兴,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