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斜阳淡秋影。

【注】:

  1. 倪云林:指元代画家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居士。
  2. 见山高:指站在高处远望山峰。
  3. 木落:树叶飘落。
  4. 亭下:指在一座亭子下面。
  5. 不逢人:没有遇到人。
  6. 斜阳淡秋影:夕阳西下的光景和秋天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冷的山水画面。

首句“云开见山高”,描绘了天空放晴后,云层散开,远处的山峰显得更为高耸入云的景象。这一句通过视觉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这里的“见山高”不仅是对山峰的高度的一种形容,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开阔。

第二句“木落知风劲”则是在描写秋天的景象。树叶已经落下,只有风在吹过,带来了阵阵清凉。这一句通过听觉和触觉的对比,传达出秋天特有的气息。同时,“知风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第三句“亭下不逢人”,描绘了诗人在亭子下面独自行走的场景。这里的“不逢人”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态。他没有被世俗所困,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独自品味自然之美。

最后一句“斜阳淡秋影”则是对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进行了描绘。斜阳映照下,秋天的影子显得格外淡雅。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看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却依然保持一颗平和、淡泊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与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