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石,原名陈夔龙,清代诗人
陈夔龙并非诗人,而是清朝末代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及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研究晚清至民国政治、社会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陈夔龙(1857年—1948年),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他出生于贵州贵筑(今贵阳),原籍江西抚州崇仁县。陈夔龙的生平经历丰富,他中过秀才、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历任顺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等职。在宣统元年(1909年)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曾担任弼德院顾问大臣,反对废除科举。
陈夔龙的诗歌作品并不多见,但《陈夔龙全集》的出版为文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完整的陈夔龙全部存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研究晚清至民国政治、社会和文学的重要资料,还具有不可忽略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陈夔龙作为一位政治人物,其诗作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变迁。
陈夔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他的一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尽管他的个人诗歌创作相对较少,但他的作品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