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夔龙
【注释】 贾谊、董仲舒: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房玄龄、杜如晦:唐朝初年名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辅佐大臣; 陶弘景、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陶弘景著有《冥通记》,庾信著有《哀江南赋》,均传诵一时; 萧何、曹参: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和开国功臣,两人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都有重大贡献,但萧何更被后世称为贤臣;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格式要求”,然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逐句进行鉴赏,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并结合注释作答。 第一句“帝祝康强”意思是皇帝祝愿你健康强壮; 第二句“天锡纯嘏”意思是上天赐予的福气纯正而多; 第三句“功宣平准”意思是你的功绩宣传于天下; 第四句“勋勒旂常”意思是功勋记载在旗帜上。这四句的意思是:祝愿皇帝身体健康,福运亨通
【注】 张百熙: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六街:即京城,指北京。车笠:指隐士。论交:结交朋友。留洛中:留在洛阳。歧下:指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庇(bi):遮蔽,庇护。万间厦:大屋。卜(pǔ):预测。衡岳:指南岳衡山,衡山在湖南省。潇湘:湖南简称。 译文: 我们一同扫荡京城的尘土,你从隐居的车笠与我结为朋友,我正留在洛阳,你在岐山下; 我们一同庇护着万间大屋,共同谋划将金瓯(古代盛酒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特色。赏析诗歌的内容与主题,注意从诗句中找依据,如表现手法有抒情、叙事、描写、议论;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要注意从诗题入手进行分析。 “幼读常建诗,神往破山寺”,这是对诗人小时候的一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他对破山寺的神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年少时对佛理的向往。 “此来日过午
幼读常建诗,神往破山寺。 此来日过午,挈伴寻初地。 寺僧笑相迎,琐琐询姓字。 我已如韩康,埋名厌居肆。 镇日爱看山,愿续霞客记。 百年只须臾,浮生本如寄。 万方正多难,一老已忘世。 酒家何处有,山景谋一醉
陈夔龙并非诗人,而是清朝末代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及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研究晚清至民国政治、社会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陈夔龙(1857年—1948年),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他出生于贵州贵筑(今贵阳),原籍江西抚州崇仁县。陈夔龙的生平经历丰富,他中过秀才、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