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山深隔翠微,清晖迢递映书闱。
门临绝涧逢人少,帘卷孤峰见雁飞。
四壁泉声喧午梦,半檐藤影落秋衣。
镡津自昔多才俊,词翰如君世所稀。

【诗句解析】

  1. 文笔山深隔翠微,清晖迢递映书闱。
  • 译文:文笔山上的景色被深深的绿色所覆盖,清澈的阳光从远处传来,照亮了考试场所。
  • 注释:文笔山,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翠微,绿色的山影或植被。清晖,明亮的阳光。迢递,遥远的延伸。书闱,古代学校中的学习场所,此处代指读书人聚集的地方。
  1. 门临绝涧逢人少,帘卷孤峰见雁飞。
  • 译文:门边是一道深沟,很少有人经过。当帘子卷起时,可以看到在山峰上飞翔的大雁。
  • 注释:绝涧,非常狭窄的水流。人少,表示偏僻或荒凉。孤峰,孤立的山峰。见雁飞,形容大雁飞行的样子。
  1. 四壁泉声喧午梦,半檐藤影落秋衣。
  • 译文:四周的墙壁上有泉水的声音,仿佛是在喧闹的午睡中。半檐下的藤蔓影子落在秋天的衣服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注释:泉声喧,泉水流动的声音。午梦,中午的梦。半檐,半部分的屋檐。藤影,藤蔓的影子。落秋衣,落在秋天的衣服上。
  1. 镡津自昔多才俊,词翰如君世所稀。
  • 译文:自从秦淮河的源头就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是非常罕见的。
  • 注释:镡津,即秦淮河。自昔,自古以来。多才俊,有很多有才能的人。如君,如同你这样。词翰如君,才华和学识就像你一样出众。世所稀,世上很少见。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文笔山房的观察与感受。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通过对笔墨、泉水、山峦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自己才华横溢的特点。
    “文笔山深隔翠微,清晖迢递映书闱”一句,诗人用“文笔山深”、“清晖迢递”来形容文笔山的幽静与美丽,以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的景象。这种景色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也为接下来的诗句奠定了基调。接着,“门临绝涧逢人少,帘卷孤峰见雁飞”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间的宁静之美。诗人通过“绝涧”、“孤峰”和“见雁飞”等词语,将山中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这种描绘手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山中的美丽景色,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四壁泉声喧午梦,半檐藤影落秋衣”两句则是对山林中生活气息的描写。诗人以泉水潺潺、鸟鸣啾啾的声音为背景,营造出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梦境。而“半檐藤影落秋衣”一句,则让人感受到了山林间的生活气息。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藤影”与“秋衣”这两个形象的词语,让读者感受到了山林间的生活气息,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心。
    “镡津自昔多才俊,词翰如君世所稀”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才华的赞美。诗人通过“镡津自昔多才俊”一句,表达了自己对秦淮河边才华横溢的人们的回忆。同时,“词翰如君”一句,则强调了自己与这些人相比毫不逊色。而“世所稀”则意味着这种才华是非常罕见的,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认可和自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山水之美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