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何须见督邮,宁辞五斗便归休。
秋风几度黄花酒,醉看飞鸿过石头。
题陶靖节图
束带何须见督邮,宁辞五斗便归休。
秋风几度黄花酒,醉看飞鸿过石头。
注释:
- 束带:整理衣冠,即整装待发的样子,这里指整理好衣帽准备出发。
- 督邮:官名,掌管督察、传递公文等事务,是地方上的小官。
- 宁辞:宁愿,宁可。
- 五斗:古时一斗约相当于今天的十千克。五斗就是五百千克,五石。
- 飞鸿: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远行者。
- 石头:指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译文:
整理好衣帽准备出发,何必去见那小官督邮?
宁愿放弃五斗米俸禄,也要归隐田园享受清闲。
秋风中我品尝着菊花的美酒,醉眼朦胧中欣赏着飞翔的大雁掠过庐山。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为陶渊明画像所写的题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景德镇东北)人。东晋末至刘宋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陶渊明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进,不慕荣利,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
词的上片写陶渊明的归隐生活。开头两句“束带何须见督邮,宁辞五斗便归休”,意谓整理衣带,何需去拜访那些小小的官吏?宁可放弃五斗米的俸禄,也要归隐田园,过着清贫而自在的生活。这是作者对陶公的赞美和向往。陶渊明曾作《归园田居》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不愿做官,而是选择归隐田园,远离官场的纷扰,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观念的不屑。
下片描写陶渊明在秋天饮酒赏景的情景。“秋风几度黄花酒,醉看飞鸿过石头”这两句描绘了陶渊明在深秋时节,独自饮酒,欣赏飞鸿掠过庐山的景象。菊花盛开,酒香四溢,陶渊明陶醉其中,看着大雁飞过石头岭头,不禁心旷神怡。这里的“菊花酒”可能是指陶渊明自己酿制的菊花酒,也可能是他曾经饮用过的某种美酒。陶渊明喜欢菊花酒,他曾在《拟古九首·其七》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见他对菊花有着特殊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秋天饮酒赏景的场景,展现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自由自在、远离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