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韦编理尚玄,若为残帙究先天。
卷帏坐对梅花月,悟得羲皇未画前。

注释: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乔木新莺
乔木新莺(指松树)
三绝韦编理尚玄,若为残帙究先天。
三绝韦编(指《道德经》)理尚玄,若为残帙究先天。
卷帏坐对梅花月,悟得羲皇未画前。
卷帏坐对梅花月,悟得羲皇未画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林执中赋的茂林十咏中的一诗。诗人以松树为题,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乔木新莺”,描写了松树挺拔、翠绿的景象,以及新莺在树上欢快的鸣唱,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次句“三绝韦编理尚玄”,则是借用《道德经》中的三绝韦编(指道德经的三个重要章节),来表达自己对于道德经的理解。这里,“三绝”指的是道德经中的三绝韦编,分别是道经、德经、仁经;而“理尚玄”则是指这些经文所蕴含的道理深奥而玄妙。

第三句“若为残帙究先天”,则是诗人对于道德经的进一步解读。他认为,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作,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神秘性,只有真正领悟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里的“残帙”指的是道德经中的残篇断章,而“究先天”则是指探究其源头和根本。

末句“卷帏坐对梅花月,悟得羲皇未画前”,则是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悟。他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像是一幅幅未完成的画作,需要我们去用心观察、体会,才能领略其中的韵味和意境。同时,他也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和谐,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享受当下的生活。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松树的形象描绘和对道德经的解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