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有蟠龙镜,秦王在时见。
绣涩隐菱花,苍苍蚀虫篆。
浮云薄太清,孤月沉秋练。
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
诗句解释和赏析
- 妾有蟠龙镜,
- “妾有”: 表明这是一件属于妾的宝物,即“我”所拥有。
- “蟠龙”: 描述镜子上的龙纹复杂而生动。
- “在时见”: 暗示着镜子中映出的秦王形象或场景。
- 绣涩隐菱花,
- “绣涩”: 指镜子表面的细腻花纹。
- “菱花”: 通常指圆形边框,这里特指镜子边缘的形状。
- “在时见”,再次强调镜子中映现的景象。
- 苍苍蚀虫篆,
- “苍苍”: 颜色深重,多用于形容石头等坚硬材料的颜色。
- “蚀虫篆”: 可能是指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侵蚀,镜子表面出现了类似于古代文字的刻印。
- 浮云薄太清,
- “浮云”: 形容天空中的云雾缭绕。
- “太清”: 指天的最高处,常用来比喻仙境或高远的境界。
- 孤月沉秋练,
- “孤月”: 单独悬挂的月亮。
- “沉秋练”: 秋天的白色丝线,这里用来比喻月光如练(细长的丝线),给人以静谧、冷清之感。
- 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
- “从此”: 从这一刻开始。
- “知妾心”: 通过这面镜子,可以了解“我”的内心世界。
- “何由见君面”: 如何能够见到你的面容?这里的“君面”指的是你的真实容貌。
译文
我有一面蟠龙纹的镜子,它曾在秦王时期出现过。
镜子上的花纹精致而隐秘,仿佛隐藏着菱形边框。
岁月侵蚀使得上面的图案变得模糊,仿佛是古代的文字刻印。
透过这面镜子,我能隐约看到我的心,却无法真正见到你的脸庞。
赏析
这首诗以一具古镜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距离的感慨。镜子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象征,承载了诗人对过往爱情的怀念与渴望相见的愿望。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典故,例如”蟠龙”和”菱花”象征着尊贵和美丽,以及通过”浮云”和”秋练”暗喻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同时,通过询问“何由见君面”体现了诗人对于再次见到对方真实面貌的渴望,也反映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纠葛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