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浓淡映青阳,把酒轻浮琥珀光。愿得年年春色懒,红梅香递九霞觞。
注释:花枝在阳光的映照下浓淡各异,把酒轻浮琥珀的光。我希望每年都有懒洋洋的春色,让红梅香飘散如九霞般美酒的芬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的赠诗。诗中以“花”和“酒”为载体,通过描写青阳、花枝、琥珀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年年春色懒、红梅香递九霞觞等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韵味的作品。
花枝浓淡映青阳,把酒轻浮琥珀光。愿得年年春色懒,红梅香递九霞觞。
注释:花枝在阳光的映照下浓淡各异,把酒轻浮琥珀的光。我希望每年都有懒洋洋的春色,让红梅香飘散如九霞般美酒的芬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的赠诗。诗中以“花”和“酒”为载体,通过描写青阳、花枝、琥珀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年年春色懒、红梅香递九霞觞等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韵味的作品。
【注释】 黄梁祠:供奉卢生(即卢生的梦境)的祠庙。 石像:指祠庙中的石雕像。 玲珑:精巧细致,精美可爱的样子。 碧香龛:用碧玉镶嵌成的小香炉。传说卢生梦中所吃的食物是用碧玉做成的。 摩来:用手摩挲。 【解析】 本诗描写卢生在梦中吃黄粱(麦饭)的情景。首句写卢生仰面看着祠内的石像;次句写石像被踏碎;三句写卢生睡得很熟很沉,连手摩挲也没有动一下。全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来写卢生之酣。“石像玲珑仰面看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行行古道问仙踪:这一句描述诗人行走在古老的道路上,寻找仙人的踪迹。 2. 驴背驮来睡眼蒙:这里用“驴背”和“睡眼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长时间行走而感到困乏,甚至有些迷糊的状态。 3. 莫道仙缘非易结:诗人表示,虽然看似困难重重,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4. 仙乡今在睡乡中:这句表明,虽然身处世俗之地,却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如梦如幻
【注释】 1. 昼寝:白天睡觉。 2. 其四:是第四首诗,即《昼寝》的第二首。 3. 奔走以劳而倦:指忙于奔波劳累则感到疲倦。 4. 栖迟惟静则清:指悠闲自得则心地清明。 5. 闲窗再寻午梦:指在空闲的时候寻找中午做的梦。 6. 奚奴:指侍从的仆人。 7. 莫下棋声:不要听到下棋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名利的厌倦,表达了他渴望清贫宁静生活的愿望。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 烟火光残人渐少,归家箫鼓梦中闻:元宵过后,人们纷纷散去,只剩下灯火阑珊、人烟稀薄的景色,回家的路上只有箫声悠扬和鼓声阵阵。 明朝收起新花钿,只到清明始上坟:明天早晨,我要收起新做的花钿,等到清明节才去给先人扫墓祭拜。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是诗人在妻子去世后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节日过后的凄凉景象,烘托了对亡妻的追忆之情。“烟火”
【注释】 仙迹:神话传说,仙人的足迹。青磁:古时用以盛水的陶器,这里指青碗。 【译文】 相传仙人的足迹在仙祠里,引得那些痴人更加痴。一见到那乔装改扮的道士,就反复地呆望着要授给他青色的陶碗。 【赏析】 此诗写游黄梁祠即景杂咏,前两句说仙人之迹在祠宇,引得痴人望更痴;后两句说一遇乔妆道士便几回呆盼授青色的陶器。全诗用典不多,而意蕴丰富
注释:每天骑着青马不断尘土,却在此处说神仙是因为。看遍墙壁上写诗的人,其中一半是当年学步的读书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观察黄梁祠内的题诗客们,联想到了当年学步的读书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怀古诗
【注】 1 元夕:古代在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2 嬉占:玩占,指猜灯谜。 3 其三:第三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宵节观灯时所做。前两句写灯会盛况,后两句抒发了作者观灯时的欢乐心情和对主人的依恋之情。 “灯花影里如云乱,笑语喁喁怕失群。”灯花,即灯芯上结成的穗状物。灯下人影如云,热闹非凡。“笑语喁喁”句,形容人声嘈杂,像水鸟一样唧唧喳喳,又像鱼儿游动的声音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小端、元辰等。唐宋时称“元宵”、“元夜”、“灯节”。 红裙:古代女子所穿的衣服。 阴亦暖:天气寒冷,灯光也暖和。 深闺:深闺女子,指妻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室。 笙管:笙箫乐器的统称,泛指音乐。 新着春鞋不怕泥:意思是说春天来临了,换上了新鞋,可以不怕踩到泥巴了。 赏析: 《元夕雨雪戏占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写一个女子在元宵佳节之夜
【注释】 闻邹县大兄谪官:听到我大兄贬官的消息。 折腰难:因仕途受挫而心志不振,形容失意落魄。 浮云:指仕途变化无常。 寒庐:简陋的居所。 惊夜雨:梦中惊醒,被夜雨惊醒。 河干:即河口。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秋,是诗人在谪居湘江期间写的组诗《潇湘馆》之一。 首二句以自伤身世起兴,写自己遭人诽谤,为朋友所冤,身不由主,心情悲苦。“折腰”,语出汉鲍宣传德政曰
注释:自从过了春节之后,每天都盼望元宵节尽情地欢笑游玩。等到灯节的时候,忙着梳妆打扮,风吹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打在帘钩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元宵节的喜爱之情和欢乐场面。首句“自从年里看春后,日盼元宵恣笑游”表达了诗人每年过年后都会特别期待元宵节的到来,享受节日的快乐时光。颔联“到得试灯忙栉沐,风吹雪片打帘钩”则生动地描写了元宵节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场景。诗人忙于准备迎接节日的到来
注释:金谷园的春色如同烂开的锦丝,和煦的春风轻拂着万年青。碧云被贬谪到青云里,玉液恩情浓于太液池。 赏析:这首诗以“赠卢十二竹枝词”为题,实际上是对卢姓女子的赞美之情的抒发。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金谷园的春色以及万年青的美丽景象。万年青象征着长寿与健康,而金谷园则代表着富贵与繁荣。后两句则是对卢姓女子的赞美之情的抒发。碧云被贬谪到青云里,玉液恩情浓于太液池,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
【注释】 1. 梅花破腊(là)发琼枝:梅花在冬末初春时节开放,其花苞晶莹洁白,犹如冰雪,而其花色又似梅花。破腊即指冬去春来,梅花开放时。琼枝即指如雪的花瓣。 2. 天上恰开王母宴:天上正好有王母娘娘的宴会。王母娘娘是道教神话中的女神,主管阴间之事。 3. 紫金卮(zhī):用铜制成的盛酒器,以紫金为饰,十分珍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卢竹枝的赠诗。“梅花破腊发琼枝”一句写梅花盛开于寒冬
【注释】 仙李:即李太白。 寓此楼:曾在此楼居住。寓,寄居。 倏忽:时间极短。 搔首:搔头弄姿,形容情志不宁的样子。 刻凤主人:指李白。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又号“太白”。刻凤,喻指其文风高妙如凤凰般飞腾飘逸。 鲁:指李白曾经游历过的鲁地。 日选十三月选五:唐代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之一,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选取人数不等。 十五日恰十三:指五月十三日,是李白去世的日子。 十月一日恰五日
诗句: 轻烟晴日百年初, 五色玄芝产玉除。 学得长生丹已熟, 蓬莱何事觅仙书。 译文: 清晨的薄雾和晴朗的阳光交织在一起,仿佛是百年前的开始。五彩斑斓的玄芝在玉田中生长,让人不禁想起那传说中的仙草。如今我已经学到了一种长生不老的仙丹,但为何还要去寻找那蓬莱仙山的仙书呢? 注释: - 轻烟晴日:形容天气晴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五色玄芝:指五彩斑斓的玄芝
【注释】: 瑞云、柳软、花柔、艳雪天、太白、青莲——这些关键词都是对卢十二竹枝词中意象的注解。 1. 瑞云:吉祥如意的云雾,比喻美好的事物 2. 渺渺:遥远的样子 3. 葛山巅:即葛州(地名)山顶 4. 柳软:柳条柔软 5. 花柔:花朵柔和 6. 艳雪天:如雪一样艳丽的日子 7. 太白: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8. 谪来尘世里:被贬谪到人间 9. 阳春一曲吐青莲:春天的乐曲,如同吐出了一朵青色的莲花
【注释】卢十二:指卢元卿。竹枝词:一种民歌,以五七言诗为歌词,每句用“竹枝”两字开头,故名。天半飞来素女无:意即天上的仙女降临人间,是天上飞来的。素女:神话中仙女,亦称素娥。 【赏析】《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这一年,卢元卿因事被贬至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任刺使。这首诗是他赴任时,送他到江陵而作的一首竹枝词。 卢元卿是一个豪爽直率的诗人,性格刚烈豪爽,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