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姑曾共泛螺舟,咫尺相思天际悠。恨杀青鸾无处觅,春风醉过岳阳楼。
注释:何姑曾共泛螺舟,咫尺相思天际悠。恨杀青鸾无处觅,春风醉过岳阳楼。
赏析:这首诗以卢十二的竹枝词为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恨杀青鸾无处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何姑曾共泛螺舟,咫尺相思天际悠。恨杀青鸾无处觅,春风醉过岳阳楼。
注释:何姑曾共泛螺舟,咫尺相思天际悠。恨杀青鸾无处觅,春风醉过岳阳楼。
赏析:这首诗以卢十二的竹枝词为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恨杀青鸾无处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注释】 黄梁祠:供奉卢生(即卢生的梦境)的祠庙。 石像:指祠庙中的石雕像。 玲珑:精巧细致,精美可爱的样子。 碧香龛:用碧玉镶嵌成的小香炉。传说卢生梦中所吃的食物是用碧玉做成的。 摩来:用手摩挲。 【解析】 本诗描写卢生在梦中吃黄粱(麦饭)的情景。首句写卢生仰面看着祠内的石像;次句写石像被踏碎;三句写卢生睡得很熟很沉,连手摩挲也没有动一下。全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来写卢生之酣。“石像玲珑仰面看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行行古道问仙踪:这一句描述诗人行走在古老的道路上,寻找仙人的踪迹。 2. 驴背驮来睡眼蒙:这里用“驴背”和“睡眼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长时间行走而感到困乏,甚至有些迷糊的状态。 3. 莫道仙缘非易结:诗人表示,虽然看似困难重重,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4. 仙乡今在睡乡中:这句表明,虽然身处世俗之地,却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如梦如幻
【注释】 1. 昼寝:白天睡觉。 2. 其四:是第四首诗,即《昼寝》的第二首。 3. 奔走以劳而倦:指忙于奔波劳累则感到疲倦。 4. 栖迟惟静则清:指悠闲自得则心地清明。 5. 闲窗再寻午梦:指在空闲的时候寻找中午做的梦。 6. 奚奴:指侍从的仆人。 7. 莫下棋声:不要听到下棋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名利的厌倦,表达了他渴望清贫宁静生活的愿望。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 烟火光残人渐少,归家箫鼓梦中闻:元宵过后,人们纷纷散去,只剩下灯火阑珊、人烟稀薄的景色,回家的路上只有箫声悠扬和鼓声阵阵。 明朝收起新花钿,只到清明始上坟:明天早晨,我要收起新做的花钿,等到清明节才去给先人扫墓祭拜。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是诗人在妻子去世后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节日过后的凄凉景象,烘托了对亡妻的追忆之情。“烟火”
【注释】 仙迹:神话传说,仙人的足迹。青磁:古时用以盛水的陶器,这里指青碗。 【译文】 相传仙人的足迹在仙祠里,引得那些痴人更加痴。一见到那乔装改扮的道士,就反复地呆望着要授给他青色的陶碗。 【赏析】 此诗写游黄梁祠即景杂咏,前两句说仙人之迹在祠宇,引得痴人望更痴;后两句说一遇乔妆道士便几回呆盼授青色的陶器。全诗用典不多,而意蕴丰富
注释:每天骑着青马不断尘土,却在此处说神仙是因为。看遍墙壁上写诗的人,其中一半是当年学步的读书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观察黄梁祠内的题诗客们,联想到了当年学步的读书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怀古诗
【注】 1 元夕:古代在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2 嬉占:玩占,指猜灯谜。 3 其三:第三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宵节观灯时所做。前两句写灯会盛况,后两句抒发了作者观灯时的欢乐心情和对主人的依恋之情。 “灯花影里如云乱,笑语喁喁怕失群。”灯花,即灯芯上结成的穗状物。灯下人影如云,热闹非凡。“笑语喁喁”句,形容人声嘈杂,像水鸟一样唧唧喳喳,又像鱼儿游动的声音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小端、元辰等。唐宋时称“元宵”、“元夜”、“灯节”。 红裙:古代女子所穿的衣服。 阴亦暖:天气寒冷,灯光也暖和。 深闺:深闺女子,指妻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室。 笙管:笙箫乐器的统称,泛指音乐。 新着春鞋不怕泥:意思是说春天来临了,换上了新鞋,可以不怕踩到泥巴了。 赏析: 《元夕雨雪戏占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写一个女子在元宵佳节之夜
【注释】 闻邹县大兄谪官:听到我大兄贬官的消息。 折腰难:因仕途受挫而心志不振,形容失意落魄。 浮云:指仕途变化无常。 寒庐:简陋的居所。 惊夜雨:梦中惊醒,被夜雨惊醒。 河干:即河口。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秋,是诗人在谪居湘江期间写的组诗《潇湘馆》之一。 首二句以自伤身世起兴,写自己遭人诽谤,为朋友所冤,身不由主,心情悲苦。“折腰”,语出汉鲍宣传德政曰
注释:自从过了春节之后,每天都盼望元宵节尽情地欢笑游玩。等到灯节的时候,忙着梳妆打扮,风吹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打在帘钩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元宵节的喜爱之情和欢乐场面。首句“自从年里看春后,日盼元宵恣笑游”表达了诗人每年过年后都会特别期待元宵节的到来,享受节日的快乐时光。颔联“到得试灯忙栉沐,风吹雪片打帘钩”则生动地描写了元宵节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场景。诗人忙于准备迎接节日的到来
【注释】卢十二:指卢元卿。竹枝词:一种民歌,以五七言诗为歌词,每句用“竹枝”两字开头,故名。天半飞来素女无:意即天上的仙女降临人间,是天上飞来的。素女:神话中仙女,亦称素娥。 【赏析】《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这一年,卢元卿因事被贬至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任刺使。这首诗是他赴任时,送他到江陵而作的一首竹枝词。 卢元卿是一个豪爽直率的诗人,性格刚烈豪爽,不拘小节
【注释】: 瑞云、柳软、花柔、艳雪天、太白、青莲——这些关键词都是对卢十二竹枝词中意象的注解。 1. 瑞云:吉祥如意的云雾,比喻美好的事物 2. 渺渺:遥远的样子 3. 葛山巅:即葛州(地名)山顶 4. 柳软:柳条柔软 5. 花柔:花朵柔和 6. 艳雪天:如雪一样艳丽的日子 7. 太白: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8. 谪来尘世里:被贬谪到人间 9. 阳春一曲吐青莲:春天的乐曲,如同吐出了一朵青色的莲花
诗句: 轻烟晴日百年初, 五色玄芝产玉除。 学得长生丹已熟, 蓬莱何事觅仙书。 译文: 清晨的薄雾和晴朗的阳光交织在一起,仿佛是百年前的开始。五彩斑斓的玄芝在玉田中生长,让人不禁想起那传说中的仙草。如今我已经学到了一种长生不老的仙丹,但为何还要去寻找那蓬莱仙山的仙书呢? 注释: - 轻烟晴日:形容天气晴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五色玄芝:指五彩斑斓的玄芝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其十二 在明末清初,诗坛上闪耀着无数诗人的才华与热情。申佳允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他以《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闻名于世,其中第十二首尤为人称道。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和爱情的赞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 诗句“云隔巫山十二峰,玄霜独酌醉思浓”描绘了一幅高山流水的画面,暗示诗人对遥远朋友的深情思念。“莫愁应早归金屋,织女何须七夕逢”中,诗人以织女的传说为比
【注解】: 章台:汉长安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大街。柳色:指垂柳的景色。应知改:应知道要改变了。回首青青:回头一看,还是那么青青的。可奈何:无可奈何,可怎么呢?瑶台:神话中的仙山名。尔:你。云中好去觅仙娥:在云中去寻找仙女。 赏析: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组诗作品。全诗共十二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每两行一句,每两句一韵;每句五言,每两句一韵,每两句一韵;每句七言
诗句:西行怪道懒于云,方朔原来为细君。 译文:在向西行进的路上,我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如此悠闲自在,似乎对官场上的种种纷争已经感到厌倦。我不禁想起古代的名臣东方朔的故事,他曾经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了皇帝,被贬为小官。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和虚伪。 关键词解释: - 方朔:指东方朔,古代著名文学家、辞赋家。 - 西行:指向西行走,可能指的是旅行或探索。 - 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