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慵过岁月,万事总无能。
闲况如孤鹤,盘飧数野僧。
香因松下食,经借纸黄誊。
癖爱峰西好,支筇日日登。
注释:
疏慵:形容生活懒散,不拘小节。
过岁月: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闲况:闲散的情况。
盘飧:用盘子盛的饭。
香因:因为。
经借:借用。
癖爱:非常喜欢。
峰西:指庐山。
支筇:拄着拐杖的意思。
赏析:
溪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中的一首。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悠闲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以下是对诗歌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首联:“疏慵过岁月,万事总无能。”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疏慵”形容诗人的生活过得非常轻松自在,”过岁月”则表示他已经度过了很多年。然而,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诗人觉得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因此感到有些空虚和无力。
颔联:“闲况如孤鹤,盘飧数野僧。”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孤鹤”象征着诗人孤独、清高的性格特点,而”盘飧”则是指简单的饭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过着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与世无争。同时,他还提到了与一些和尚在一起的日子,这表明他对宗教有一定的信仰。
颈联:“香因松下食,经借纸黄誊。”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香因”指的是在树下吃饭时闻到的香气,”经借纸黄誊”则是说有时候会借用和尚的一些纸张来抄写经文。这些细节都表明诗人生活在一个宁静、简朴的环境中。
尾联:“癖爱峰西好,支筇日日登。”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和向往。”癖爱”是一种特殊的喜好,”支筇”则是拄着拐杖,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诗人登山的情景。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述了诗人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