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拂千金剑,灯前慷慨歌。
虞兮骓不逝,泣下复如何。

项羽泣别图

手拂千金剑,灯前慷慨歌。

虞兮骓不逝,泣下复如何。

译文:
项羽挥舞着价值连城的宝剑,在灯前激昂地高唱。可惜虞姬已逝,骏马不再奔腾。面对这悲凉的现实,项羽泪流满面,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虞姬的离去和骓马的命运,使他深感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他感慨道:“虞兮,我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这种情感深深地刻画了项羽在绝望中的挣扎和不舍。

注释:
①手拂千金剑:指项羽手中的宝剑,象征着他的雄心壮志和勇猛无畏。②灯前慷慨歌:在灯光下高声歌唱,表达他心中的悲愤和无奈。③虞兮:项羽的宠妃,常伴其左右。④骓不逝:指项羽所骑之马骓不再奔腾,表达了对逝去的爱马和爱人的深深怀念。⑤泣下:流泪。⑥复何求:又有何作为?表示项羽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⑦虞姬:项羽的宠妃,以其美丽和才情著称,是项羽心中的重要人物。⑧骓:项羽的爱马,因其出色的表现而深受项羽喜爱。⑨泣下复如何:项羽在面对虞姬逝去和骓马不再的情况时,内心充满了痛苦和不甘,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⑩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项羽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以及他对虞姬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损失。}
诗句“手拂千金剑,灯前慷慨歌”出自《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兵败之际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项羽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及其与虞姬的深情故事。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1. 诗词原文
    手拂千金刃,灯前歌声长。
    虞兮悲莫极,骓骓去不还。
    泣下如残雨,谁言命有常。
    四野风烟起,独行客心伤。

  2. 诗词翻译

  • 手拂千金剑:形容手中宝剑沉重且珍贵,象征着项羽的英勇与决断。
  • 灯前歌声长:指在昏暗的灯光下,项羽高歌以抒发自己的悲愤与无奈。
  • 虞兮悲莫极:表达虞姬对项羽的深情和不幸的结局感到无尽的悲哀。
  • 骓骓去不还:暗喻心爱的战马骓也不再回头,暗示着英雄末路的凄凉与无奈。
  • 泣下如残雨:比喻项羽因悲伤而泪如雨下,形象地描述了内心的悲痛。
  • 谁言命有常:反问句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强调了世事的不可预测和人生的脆弱性。
  • 四野风烟起:描绘了战场之外的荒凉景象,象征着项羽孤独无助的处境。
  • 独行客心伤:形容诗人独自行走于异乡,心情受到极大触动,流露出深深的忧伤。
  1.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末期。在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中,项羽经历了从无敌到失败的转变,最终在乌江自刎,结束了自己传奇而又悲剧的一生。《垓下歌》不仅是项羽个人命运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英雄末路的历史背景。

  2.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诗中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项羽内心世界的刻画,传达了对英雄末路的同情和哀叹。
  • 象征手法:运用丰富的象征意象,如“千金剑”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虞兮”则代表爱情与牺牲,这些象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语言简练:诗句虽短小但意味深长,字句之间蕴含哲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垓下歌》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事件的残酷结局,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