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莫施智,施智近小人。
愚人只自愚,至愚翻近仁。
吾观古人智,而不私其身。
后人乃机巧,鬼魅与同伦。
吁嗟愚下流,为谋固难陈。
安知千虑中,一得无可因。
智囊竟何为,东市冤莫伸。
愚智莫相笑,同为千古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进行分析概括。“感寓”是题目,应从“寄寓”的角度思考;“君子莫施智,施智近小人”,这是首句,写君子不能施用智慧,施用智慧的人往往会被小人所利用,这是对前文的总结。“愚人只自愚,至愚翻近仁”,这句诗写愚蠢的人总是自以为聪明,最愚蠢的人反而接近仁慈,这是对第二句的解释和延伸;“吾观古人智,而不私其身”,“古人智,而不私其身”,这是说古人有智慧却不为自己谋私利,这两句是对第三四句的解释。“安知千虑中,一得无可因”,这是对第五六句的解释。“智囊竟何为,东市冤莫伸”,这是对第七句解释。“愚智莫相笑,同为千古尘”,这是最后两行的意思,意思是说愚蠢与智慧没有分别,都成为历史尘埃。
【答案】
①君子不能施展小聪明,而小聪明往往被人利用。
②愚蠢的人总认为自己聪明,愚昧的人却能亲近仁义。
③观察古人,他们有智慧但不为自己谋取私利。
④怎么知道在千百思虑里,能得到一点就没有什么可求的呢?
⑤智囊终究有什么用处呢?在市集里受冤枉也没有地方申诉。
⑥愚蠢和聪明没有区别,都是成为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