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烟散尽天如洗,露滴银床尘不起。
寒冰一片湿欲流,冷浸碧空秋万里。
倚阑相对不胜情,翠袖飘风舞态轻。
香烬宝炉檀板歇,桂花阴底夜三更。
绿烟散尽天如洗,露滴银床尘不起。
寒冰一片湿欲流,冷浸碧空秋万里。
倚阑相对不胜情,翠袖飘风舞态轻。
香烬宝炉檀板歇,桂花阴底夜三更。
注释: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夜景图。首先,诗人描述了天空中的绿烟消散,天地变得明亮清晰,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接着,露珠落在银床上,没有沾上灰尘,显得格外清新。然后,诗人描绘了寒冰在月光下湿润的样子,仿佛想要流淌出来一样,而那清凉的月光照在广阔的天空,使得秋天的景象更加深远。
诗人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她倚着栏杆,面对面地站着,彼此之间充满了深情。她的袖子随风飘动,展现出轻盈的姿态。这里的“翠袖”和“风”,都是描绘人物动作的细节。
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晚的描绘。诗人提到了香烬、宝炉和檀板,这些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物品。而在这寂静的夜晚,只有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给这个宁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诗意。这里的“桂花阴”指的是月光下的桂树影子,而“夜三更”则是指深夜时分。
赏析:这首诗以四首诗的形式,分别描绘了深秋的四个场景。第一首是描写天空和月亮的变化,第二首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展现情感,第三首则是对夜晚的描绘,最后一首则是对香炉和檀板等物品的提及,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的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