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雨过芙蓉湿,我兴悠然思适适。
买山直欲捐万金,况是生平有诗癖。
帖帖肩舆到上头,凭高四顾凉飕飕。
终南太白拥晴翠,渭源一线沿川流。
忆昔唐皇来避热,万户千门巢嵽嵲。
有时云雾失炎精,六月寒风搅飞雪。
吾驾兹晨为一停,等闲呵护烦山灵。
分明坐我古图画,何须点染呼丹青。
移床更入晴岚里,为爱松声忘坐起。
自是吾家道气浓,涤尽胸中几渣滓。
坐久欲归归未得,忽讶片云头上黑。
知是山灵催我诗,一笑留题许镌刻。
来来车马更迟迟,好山一路还相随。
从行宾从拥矛槊,能无和我登山诗。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翠微雨过芙蓉湿,我兴悠然思适适。”
  • 注释: “翠微”指的是山名,“芙蓉”是植物名,这里可能是指山中的风景或植被。这句话描述了雨后山景清新湿润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悠闲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译文: 翠微山上的雨后,芙蓉(可能是某种植物)被淋湿了,我的心情很悠闲,想到这美好的景色就感到舒适。
  1. “买山直欲捐万金,况是生平有诗癖。”
  • 注释: “买山”指的是购买一块土地来建山房,“捐万金”表示花费巨资。这句话表明诗人想要拥有这样一处地方,并且已经为此花费了大量金钱。
  • 译文: 我购买山是为了建房,甚至不惜花费万金。更何况我还是个喜欢写诗的人。
  1. “帖帖肩舆到上头,凭高四顾凉飕飕。”
  • 注释: “帖帖”形容轻松地、舒适地。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乘坐轿子轻松地到达山顶的情景,以及在高处四望时感受到的凉爽。
  • 译文: 轻飘飘的轿子让诗人轻松地来到了山顶,站在高处俯瞰四周,凉意袭人。
  1. “终南太白拥晴翠,渭源一线沿川流。”
  • 注释: 终南和太白是中国古代的两座著名山峰,这里用它们来比喻周围的自然风光。
  • 译文: 终南山脉和太白山环绕着晴朗的天空和绿色的山峦,渭河源头则沿着河流蜿蜒流淌。
  1. “忆昔唐皇来避热,万户千门巢嵽嵲。”
  • 注释: 唐皇指唐太宗李世民,他为了躲避夏日的炎热而来到这里。
  • 译文: 回忆起唐朝皇帝为了躲避夏天的炎热来到这里,那时万户千门都建得很高大,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1. “有时云雾失炎精,六月寒风搅飞雪。”
  • 注释: 云雾、炎精都是古代对天空现象的描述,这里用来表达云层的变幻莫测以及寒冷的气息。
  • 译文: 有时候云雾缭绕遮蔽了天空的明亮,使得炎热的夏天也变得像冬天一样寒冷,甚至有飞雪落下。
  1. “吾驾兹晨为一停,等闲呵护烦山灵。”
  • 注释: “此晨”指的是清晨,“为一停”意为停下脚步。
  • 译文: 在这个清晨,我停下了车,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并感激山灵(自然之力)的呵护。
  1. “分明坐我古图画,何须点染呼丹青。”
  • 注释: “古图画”指的是古人画的山水画,“点染”则是绘画技法。
  • 译文: 眼前的山景就像是一幅古老的画作,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就已经美得令人赞叹。
  1. “移床更入晴岚里,为爱松声忘坐起。”
  • 注释: “移床”表示移动床铺,“晴岚”指的是晴空下的山岚,这里指的是山林中的雾气。
  • 译文: 我把床移到了山岚之中,因为喜爱那松树的声音而忘记了起身。
  1. “自是吾家道气浓,涤尽胸中几渣滓。”
  • 注释: “道气”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的气质或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 译文: 自己的家庭中充满了与自然相融合的高尚气质,这种气息让我的心胸变得清澈无尘。
  1. “坐久欲归归未得,忽讶片云头上黑。”
  • 注释: “欲归”意为想要回去,“片云”指薄云。
  • 译文: 坐久了想要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去的路,突然一片云彩出现在我头顶上,颜色看起来非常黑。
  1. “知是山灵催我诗,一笑留题许镌刻。”
  • 注释: “山灵”指的是山神,“镌刻”意为雕刻。
  • 译文: 我知道是山神在催促我创作诗歌,所以笑着在山石上留下了我的诗句,并且允许自己被雕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翠微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登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中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如“清兴溢发”、“终南太白”、“渭源一线”,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中的自然之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历史人物(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回忆,展现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