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迁海国恨何穷,当日乾坤黯淡中。
玉玺泪沉王气散,铜驼月冷帝图空。
寒厓风雨愁归鹤,故国松楸泣断鸿。
一自翠华摇落后,忠魂长护紫龙宫。
【注释】
播迁:流徙迁徙。海国,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乾坤黯淡中:天地昏暗无光之中。玉玺:皇帝的玉印。王气散:帝王的威势已尽。铜驼:铜铸的骆驼。月冷帝图空:月亮冷清,皇帝的画像已经不在。寒厓:荒凉的海岛、崖壁。归鹤:归巢的鹤。松楸:松树和楸树,均为祭墓时用的树木。断鸿:失群的大雁,此处代指失去亲人的人。翠华摇落后: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将宋朝皇室的旗帜换成了青花瓷制成的“翠华”,表示不再承认宋朝为正统王朝。
【赏析】
《厓山吊古》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此诗作于明成祖朱棣篡位后的洪武二年(1369年)春,杨慎在狱中作。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韵,前二句写当年之恨深重,三、四句写当日之景凄凉悲凉,五句写今日之景凄凉悲凉,六句以鹤自比,七、八句写昔日之忠魂永护紫金宫阙。
杨慎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升庵集》、《词苑从编》等。杨升庵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研究历代的兴亡盛衰,经常借古讽今,发表自己的见解。《厓山吊古》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杨升庵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明朝灭亡的无限哀痛之情。
诗的前两句:“播迁海国恨何穷,当日乾坤黯淡中。”写的是当年之恨,即对当年国破山河碎、生灵涂炭之恨,这恨是无穷无尽的。“乾坤”在这里指的是天地、宇宙。这两句的意思是:当时天地苍茫无色,万物凋零,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
后四句是当日之景,也是作者心中的悲痛之景。“玉玺泪沉王气散”中的“玉玺”是指皇帝的印信,“王气”指的是帝王的权威和气势。这里说皇帝失去了权威和气势,所以“玉玺”上的泪水也消失了。“铜驼月冷帝图空”中的“铜驼”是古代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帝王的权力。这里的“铜驼”指的是铜制的骆驼,而“月冷”则是指月亮冷清,没有光芒。这句诗的意思是:皇帝的画像已经不在了,只剩下冷清的月亮。
“寒厓风雨愁归鹤,故国松楸泣断鸿。”这两句诗中的“寒厓”、“风雨”、“归鹤”、“故国”、“松楸”都是诗人自己的比喻和象征。这里的“寒厓”指的是荒凉的海岛或崖壁;“风雨”则是指天气恶劣的环境;“归鹤”则是诗人自己的比喻,因为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归巢的鹤;“故国”则是指他的家乡或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松楸”则是古代用于祭祀的树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像一只归巢的鹤一样,在荒凉的海岛上度过风雨;我的故乡或者曾经生活过的松林和楸树下,现在只剩下哭泣的大雁。
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感慨与期望:“一自翠华摇落后,忠魂长护紫龙宫。”这里的“翠华”指的是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时的旗帜,代表着他们不承认宋朝为正统王朝;“紫龙宫”则是指皇宫的代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自从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那些忠诚于国家的人们就会永远守护着紫禁城的宫殿。
这首诗通过描绘当时的场景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他希望那些忠于国家的人们能够继续坚守他们的信仰和信念,保卫国家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