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入空青,老树擎寸碧。近山接平坡,凿凿见白石。
两山尽处歧路平,松林漠漠烟如织。清溪疑自天目来,鸥鹭飞起无纤埃。
有人曳杖过溪去,渡头古屋谁为开?玉堂学士画家趣,萧洒文孙传笔意。
风尘满眼何处避,安得向此山中住。

赵彦徵,字景行,北宋时期人。

远山入空青,老树擎寸碧。近山接平坡,凿凿见白石。

两山尽处歧路平,松林漠漠烟如织。清溪疑自天目来,鸥鹭飞起无纤埃。

有人曳杖过溪去,渡头古屋谁为开?玉堂学士画家趣,萧洒文孙传笔意。

风尘满眼何处避,安得向此山中住。

翻译:

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如同一幅空灵的水墨画;苍劲的老树矗立在寸许厚的土地上,显得格外翠绿。近处的山与平坦的坡地相接,清澈的溪流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松树林里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宛如绿色的绸缎般飘逸。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天而降,仿佛是从遥远的天目山脉流淌过来;白色的鸥鸟和鹭鸶在溪水中自由翱翔,羽毛沾满了水珠却依然干净明亮。一位老者手持拐杖走过溪边,那古老的村落无人居住;据说这里是玉堂学士和画家的灵感来源,他们在这里挥洒自如,将山水画得如此潇洒飘逸,仿佛是文人雅士的传世之作。尽管四周都是战乱和尘土,但这里似乎没有一处能让人避开纷扰;谁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安宁之地,长久地定居下来呢?

注释:

  1. 远山入空青 - 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如同一幅空灵的水墨画。
  2. 老树擎寸碧 - 苍劲的老树矗立在寸许厚的土地上,显得格外翠绿。
  3. 近山接平坡 - 近处的山与平坦的坡地相接。
  4. 凿凿见白石 - 清澈的溪流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可以清楚地看见白色的石头。
  5. 松林漠漠烟如织 - 松树林里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宛如绿色的绸缎般飘逸。
  6. 清溪疑自天目来 - 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天而降,仿佛是从遥远的天目山脉流淌过来。
  7. 鸥鹭飞起无纤埃 - 白色的鸥鸟和鹭鸶在溪水中自由翱翔,羽毛沾满了水珠却依然干净明亮。
  8. 渡头古屋谁为开 - 有一位老者手持拐杖走过溪边,那古老的村落无人居住。
  9. 玉堂学士画家趣 - 据说这里是玉堂学士和画家的灵感来源,他们在这里挥洒自如,将山水画得如此潇洒飘逸,仿佛是文人雅士的传世之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远山、老树、近山、清溪、松林、白石等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感慨与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