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死未及殇,其母昼夜啼。
痛念父子恩,亦复为酸嘶。
叩门来知己,慰释巧言词。
有生会归尽,寿夭理亦齐。
伤生遗亲忧,过哀岂非迷。
揽涕谢训言,仰视白日西。
安得千斛酒,终朝醉如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表达了他对失去爱女的痛苦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第一首诗: 女死未及殇,其母昼夜啼。
  • “女死未及殇”:女儿去世时,还不到年幼无知的年龄(即“殇”。)
  • “其母昼夜啼”:母亲因为失去女儿而日夜哭泣。
  • 注释:“殇”,指未成年而死的人。
  • 赏析: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母亲悲痛的场景,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1. 第二首诗: 痛念父子恩,亦复为酸嘶。
  • “痛念父子恩”:深深思念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恩情。
  • “亦复为酸嘶”:这种思念之情让母亲感到悲伤甚至流泪。
  • 注释:“嘶”,指哭泣声。
  • 赏析:这里表达了母亲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因此产生的悲怆心情。
  1. 第三首诗: 叩门来知己,慰释巧言词。
  • “叩门来知己”:有人来访安慰她。
  • “慰释巧言词”:用巧妙的话语安慰她。
  • 注释:“知”,指朋友或亲人。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得到友人慰藉的情景,他通过言语安慰了母亲。
  1. 第四首诗: 有生会归尽,寿夭理亦齐。
  • “有生会归尽”:人的生命终将结束。
  • “寿夭理亦齐”:生命长短在道理上是一样的。
  • 注释:这里的“寿夭”指生命的长短。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思考,也反映出他对母亲悲伤情绪的理解。
  1. 第五首诗: 伤生遗亲忧,过哀岂非迷。
  • “伤生遗亲忧”:为了自己的悲伤而忽略了对亲人的伤害。
  • “过哀岂非迷”:过度的悲伤是否会导致迷失方向?
  • 注释:这里的“迷”指迷失方向、失去理智。
  • 赏析:这句话警示人们要适度悲伤,不要过度沉溺于悲痛之中,以免迷失自我。
  1. 第六首诗: 揽涕谢训言,仰视白日西。
  • “揽涕谢训言”:擦拭泪水,感谢他人的教诲和帮助。
  • “仰视白日西”:仰望天空,看着太阳向西落去。
  • 注释:这里的“白日西”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时间的流逝。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1. 第七首诗: 安得千斛酒,终朝醉如泥。
  • “安得千斛酒”:如何才能喝到这么多的酒?
  • “终朝醉如泥”:一整天都沉醉在美酒中,如同泥土一样。
  • 注释:这里的“千斛酒”指的是大量的酒,而“如泥”则是形容醉酒的程度。
  • 赏析:这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过量、无法自拔的无奈和悔恨之情。

综合上述逐句解读,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作品,通过描写母亲的悲痛、朋友的安慰、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