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云开午霁,郁郁望诸陵。
气自成天子,龙常护帝京。
圻河天作带,叠嶂锦为城。
想像千官侍,空中闻颂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昌平望诸陵》。

第一句,“洞云开午霁”,描绘了一幅晴朗的天空,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大地之上的景象。这里的“洞”指的是山洞,“乌云”指云层,“开”表示消散,“午”指的是正午时分,“霁”则是指雨后天晴的意思。这句诗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化,为后文描绘的壮丽景色打下了伏笔。

第二句,“郁郁望诸陵”,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心情。这里的“郁郁”形容景象繁茂,“望诸陵”则是指遥望着周围的皇陵。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气自成天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类的情感和行为特征。这里的“气”可能指的是风或云等气象元素,“成天子”则是指它们仿佛有了一种高贵的气质,仿佛成为了天子一般的存在。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龙常护帝京”,这句话采用了典故,将龙与帝王联系起来,暗指皇帝的权威不可侵犯。这里的“常”表示始终如一,“护帝京”则是指保护着帝王的都城。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权的忠诚之心。

第五句,“圻河天作带”,这句诗描绘了黄河如同一条腰带一般环绕在天空中的景象。这里的“圻”指的是河岸,“作带”则是指像腰带一样将天空围住。这句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

第六句,“叠嶂锦为城”,这里的“叠嶂”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锦为城”则是指这些山峦就像锦绣一般构成了一座城池。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山峦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它们已经成为了一座真实的城池。

第七句,“想像千官侍”,这里的“想像”指的是想象,“千官”指的是众多的官员,“侍”则是指陪伴、侍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象中的官员们正在陪伴着皇帝左右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和谐而庄重的氛围。

第八句,“空中闻颂声”,这里的“空”指的是空旷的空间,“中”指的是声音的传播方向,“颂”则是指颂扬、赞美之意。这句诗通过对声音的传播过程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之心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