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怀利涉,千舳自孤征。
何有采樵者,还来津吏迎。
门通今古汛,石拥去来程。
顿觉心非世,推篷万虑轻。
【注释】
庚辰:年号,唐僖宗光启元年。黎君选:名不详。欧嘉可:名不详。诸从儿侄:指侄辈的孩子们。石门:地名,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南,有两处,一在桐庐县北,一说在富阳西北。
【译文】
在风尘中怀利欲而涉险远,千帆竞发自孤征。
哪还有采樵者归来,津吏来迎他。
门通今古汛,石拥去来程。
顿觉心非世,推篷万虑轻。
【赏析】
《石门诗序》说:“余与黎君选、欧嘉可、诸从儿侄,同舟于春日之始,浮石门而下,泊于钱塘江口。”诗人乘舟过石门时,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顿觉心非世”的感慨。
首句“风尘怀利涉,千舳自孤征”,点出题意,即泛舟石门。这一句写泛舟石门的情景,突出了诗人对名利的厌恶和对自然的热爱。第二句“何有采樵者,还来津吏迎”,是诗人由舟行所见所感而生发出来的联想。这句诗的意思是:没有见到采樵的人,只是津吏前来迎接。诗人在这里通过津吏迎客的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第三句“门通今古汛,石拥去留程”。这句诗的意思是:石门的大门通向古今往来的道路,石头堆砌的岸边挡住人们通行的道路。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现了自己对名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喜爱。第四句“顿觉心非世,推篷万虑轻”。这句诗的意思是:突然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再是人世间的人了,推开船篷,万种杂念都消失了。诗人在这里通过船篷推起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自己对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的追求。
全诗通过对石门之行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厌恶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