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表危楼控瀑泉,我来初月照峰巅。
披襟陟磴流云处,度曲挥杯咽溜边。
石势桥联千尺蝀,象林墟合万家烟。
卧龙不出堪高枕,其奈滔滔有巨川。

【注释】

1、云淙山:在浙江诸暨县。宗伯:指陈秋涛。招集:召集,聚集。

2、漫赋:随意吟咏。二首:二首诗,这里指第二首。

3、天表:指天空之表。危楼:指高峻的楼阁。控瀑泉:控制瀑布泉水。

4、我来:我来此间。初月:第一句中的“我来”是说“我来时”的意思。

5、披襟:披开衣襟。陟磴(dèn 登石阶):登山攀梯。流云:流动的云雾。

6、度曲:通过曲折。咽溜:水流声如咽。

7、石势:石崖形势。千尺蝀(wěi xié 屈伸的蛇)。蝀:同“虺”,毒蛇。

8、象林:大象的树林。墟:废墟,这里指象林残存的遗迹。

9、卧龙:喻指陈秋涛。不出:不出来。堪:可以。

10、奈:无奈。滔滔:水大的样子。

【赏析】

陈秋涛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诗人,他与同乡陈三立、陈去病并称三杰,为浙派诗人之一。这首诗是作者游云淙山后所作,描写了他在山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写景,起笔即点明“天表”、“危楼”、“瀑泉”、“峰巅”,渲染了一幅雄伟壮观的高山流水图。“我来”二字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游赏活动的目的和心情。

颔联写登山观瀑,流连忘返的情景。“披襟”,“陟磴”,都说明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动作。流云、曲水、清泉、飞瀑等自然景物,都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而具体。“度曲”、“挥杯”等动作也表现出一种闲适愉悦的心情。

颈联以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山中景色,形象鲜明突出。“石势千尺蝀”一句,把山中的巨石比作千尺长的蛇,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山石的险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象林”两句,则进一步写山中景象,用“象林”比喻山中林木丛生的景象,用“万家烟”比喻山下村落的炊烟。这两句虽然写到了人,但主要表现的是山林之美,所以仍不失为一首佳作。

尾联写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想到国家大事,忧心忡忡,无法安心享乐,从而发出感慨:“卧龙不出堪高枕,其奈滔滔有巨川”。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又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的不满与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