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影深啼亦已阑,空令客袂怅江干。
卑栖未敢争鸡食,度岭时闻唱路难。
细敛羽毛那用锦,但存陵麓忍辞寒。
中原多少能言鸟,莫以江南鹦鹉看。

这首诗是诗人在看到郑谷的《鹧鸪诗》后,有感而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夕览郑谷鹧鸪诗聊识其意(注释1)
【译文】一个晚上我读了郑谷的《鹧鸪诗》,姑且了解一下其中的意思。
【赏析】首句直接点题,表明这是一首读后的感发之作。”一夕”二字,既表时间,也暗含诗人深夜不寐,苦思冥想的情景。”览”字则表达了一种阅读时的专注与投入。

匿影深啼亦已阑,空令客袂怅江干(注释2)
【译文】它躲藏的影子深深地啼叫,鸣声也停止了,这已经让客人感到惆怅,因为江水已经流到了尽头。
【赏析】这句描绘了鹧鸪鸟栖息于树上,声音深沉而又悲切的情境。”匿影”、”深啼”、”阑”等词语都形象地勾勒出了鹧鸪的形态和行为特征。”空令”一词表现出作者对鹧鸪鸣叫停止后所引发的情绪变化——惆怅。

卑栖未敢争鸡食,度岭时闻唱路难(注释3)
【译文】鹧鸪低飞,不敢与鸡争食,当它越过山岭时,常常听到有人在谈论艰难的旅途。
【赏析】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鹧鸪的生活状态,以及它所经历的困难。”卑栖”暗示了鹧鸪可能栖息在较低的树梢或者岩石上。”争鸡食”则表现了鹧鸪在食物匮乏时的无奈。”度岭”则展现了鹧鸪跨越险峻山脉的艰难之旅,”时闻”说明这不是一次性的经历,而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细敛羽毛那用锦,但存陵麓忍辞寒(注释4)
【译文】即使收起羽毛,那也需要锦绣般的华丽;但是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忍受寒冷的天气。
【赏析】第三句继续描述了鹧鸪的生活境遇,以及它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智慧。”细敛羽毛”描绘了鹧鸪为了适应环境,必须调整自己的外观以适应季节变化的自然过程。”那用锦”则表示尽管外表华丽,但对于生存而言并非必需,因此需要简化装饰。”但存陵麓忍辞寒”则突出了鹧鸪在恶劣环境中仍能顽强生存的决心和毅力。

中原多少能言鸟,莫以江南鹦鹉看(注释5)
【译文】中原地区有很多能言鸟,不要把它们与江南的鹦鹉混为一谈。
【赏析】尾句是对全诗主旨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前文内容的深化和升华。”中原”指代的是中原地区,即中国的广大地域。”能言鸟”指的是那些能够模仿人声进行交流的鸟类。在这里,鹧鸪被比作能言鸟,因为它能够发出类似人类语言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并不具有真正的意义。诗人通过对比,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地将不同地域的鸟类一概而论,要尊重每一种生物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