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三万路行多,晴腊凌霜岁又过。
可叹诛求劳日月,愿从宵旰奠山河。
不知谁作仲山甫,却忆当年马伏波。
好办屠苏趁村鼓,时清遥听凯旋歌。
《癸未岁暮纪怀》是明代何吾驺的作品,其原文为:
罗罗三万路行多,晴腊凌霜岁又过。
可叹诛求劳日月,愿从宵旰奠山河。
不知谁作仲山甫,却忆当年马伏波。
好办屠苏趁村鼓,时清遥听凯旋歌。
接下来将对每一句进行详细解读:
- “罗罗三万路行多”
- 罗罗: 此字可能指代某种地理或族群的名称,也可能只是形容路途遥远或复杂。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路途的描写,表达出行走的艰难与漫长。
- 三万路行多: “三万”这个数字在古代可能代表数量众多,而“路行多”则强调了路途的广泛和复杂性。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长途旅行的场景,或者是在表达对于旅途艰辛的感受。
- “晴腊淩霜岁又过”
- 晴腊凌霜: “晴腊”可能是指晴朗的冬日,“凌霜”则意味着能够抵御严寒。这里的“晴腊凌霜”,形象地描绘了寒冷中依然坚韧不拔的景象。
- 岁又过: “岁又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这句话可能是在回顾过去的一年,感慨岁月的流转。
- “可叹诛求劳日月”
- 诛求: “诛求”一词通常指征收、索取等行为,这里可能指的是政治上的苛求或搜刮民财的行为。
- 劳日月: “劳日月”表达了长时间的劳作和辛苦,强调了付出与收获之间的不平衡。这句话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为了政治目的而过度消耗时间和人力的行为。
- “愿从宵旰奠山河”
- 宵旰: “宵旰”一词原本用来形容辛勤工作到深夜,后来也用来比喻勤政为民。这里的“宵旰”可能是指在国家危难时刻,君主仍坚持勤勉政事。
- 奠山河:“奠”在这里有稳固的意思,而“山河”则代表国家的疆土和人民。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君主愿意为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而付出努力,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不知谁作仲山甫”
- 仲山甫: 仲山甫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贤臣,以其智慧和忠诚闻名。在这里,可能是借用他的典故来赞美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的人。
- 却忆当年马伏波: “马伏波”指的是汉代名将马援,他曾在边疆地区抗击匈奴,保卫国家。这里可能是在回忆那些英勇善战的历史人物,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 “好办屠苏趁村鼓”
- 屠苏: 屠苏是一种传统饮品,象征着吉祥和祝福。在这里,可能是在祝愿人们在新的一年中能够拥有幸福和健康。
- 村鼓: “村鼓”指的是乡村里用来报时的鼓声。这句诗可能是在描绘乡村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时清遥听凯旋歌”
- 凯旋歌: “凯旋歌”指的是战争胜利后所唱的歌,这里可能是寓意着战争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 时清遥听: “时清”可能指的是国泰民安的时代,“遥听”则表达了对远方传来的消息的关注和期待。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于和平时代的向往,以及对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们的敬意。
《癸未岁暮纪怀》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兴衰、个人价值和时代使命的关切,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这首诗不仅是明朝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