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容易熟,痛饮未应难。
若解杯中趣,当筵振羽翰。
【注释】
离骚容易熟,痛饮未应难。
若解杯中趣,当筵振羽翰。:离骚容易熟——意思是说:屈原的《离骚》很容易读熟;痛饮未应难——意思是说:痛快饮酒并不觉得困难;若解杯中趣,当筵振羽翰——意思说:如果能理解酒中的趣味,当席挥笔赋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自己饮酒赋诗的得意之事。开头两句写诗人读熟了屈原的《离骚》,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喝酒的困难。三、四句则写他如果能够理解酒中的乐趣,就应当在宴席上挥动笔墨赋诗。
首句“离骚容易熟”,意谓屈原的《离骚》容易读熟。这一句表面上看似寻常,实则别有意蕴。屈原作《离骚》之时,正被流放,其心情之苦,可想而知。因此,《离骚》的内容也就充满了愤懑和忧思。而屈原本人又是一个博古通今的人。他不仅精通《周易》、《尚书》等经典著作,而且还熟悉《诗经》、《礼记》、《春秋》等古籍。所以,他的《离骚》,虽然充满悲愤,却又不失为一首优秀的作品。这就使得《离骚》这部作品,成为人们学习和欣赏的对象。因此,读《离骚》自然就容易一些了。
第二句“痛饮未应难”,“痛饮”即痛饮美酒。“未应”则是不应该、不应之意。这一句表面上看似寻常,实则别有意蕴。因为屈原此时正被流放,处境十分艰难,而他自己又是一个性情豪放的人。所以,他对于饮酒一事并不忌讳。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所限,他不能畅饮。这自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因此,“痛饮未应难”这一诗句,既表达了他对这种痛苦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痛苦的不满。
第三句“若解杯中趣”,意为如果能懂得酒中的趣味。这里的“趣”字,是指饮酒时的一种情趣。古人认为,酒中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它能使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获得一种超脱的境界。所以,人们在饮酒时,往往会寻找到一种乐趣。而屈原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了《离骚》。
第四句“当筵振羽翰”,意为应该趁此机会挥动羽毛笔赋诗。这里所说的“羽翰”,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书写工具——毛笔。毛笔是由兔毛制成,形状如同鸟的羽毛,因此被称为“羽翰”。而“振”则是指挥动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找到了酒中的趣味,就应该趁机挥动羽毛笔赋诗。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开阔。诗人以酒为媒,表达了他对人生、对政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