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拂春风照客颜,芙蓉山作武夷看。
使君高谊移樽俎,何处天涯不素餐。
【注释】
①韶阳:韶州,今广东韶关。李湛:字湛一,唐时人。太夫:古代官名,指县令。适馆:到官府里去。
②芙蓉山:即韶州城北的芙蓉峰。武夷看:武夷山,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南。③使君:对县令的尊称。移樽俎:移开酒器,把食器摆在一边,表示谦让。④天涯:天边,这里泛指远方。素餐:白吃饭。
⑤赏析:此是作者于除夕之夜,辞别李湛,归家途中所作。开头两句写诗人辞别李湛时的情景,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仿佛是登上了武夷山。“芙蓉山”三句,以李湛之高谊相许,表明自己甘于清贫。“何处天涯”,言外之意是,虽身居陋室,亦心安理得,不以为苦。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高远。
【译文】
阵阵春风拂面,我的脸上现出春天的容色;武夷山近在眼前,仿佛就如芙蓉峰一般。
李湛大人您如此高尚的情谊,使我感动,我愿为您举杯献上美酒佳肴。
哪里天涯处处都是我的家乡!即使清贫也感到欣慰,因为我已尽了应尽的义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辞别李湛时所写。当时,唐宪宗欲将湖南、江西两道划为一个行政区域,李湛任湖南观察使,诗人便从郴州(今属湖南)前往拜访。临行之际,李湛设宴招待,并作诗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