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真宜夜,过从地复偏。
谈高催换烛,坐久问装绵。
月影寒移竹,雁声霜满天。
醉来忘潦倒,欲别更留连。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韩绪仲先生的邀请下,夜宴曾元鲁和黎不回,分赋五律之作。
“秋色真宜夜”,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与人物,为全诗奠定了一个特定的背景。“过从地复偏”写宴会的偏僻与特殊。“谈高催换烛,坐久问装绵”,颔联写宴会上的情景。“月影寒移竹”,“雁声霜满天”对仗工整,意境清幽。“醉来忘潦倒,欲别更留连。”尾联写出诗人的惜别之情,也流露出对韩绪仲先生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
【答案】
吴孝廉光卿初至韩绪仲先生招同曾元鲁黎不回夜集分赋
(1)秋色真宜夜:秋天的景色最适宜于夜晚欣赏。
(2)过从地复偏:由于这次宴会地点特别偏僻而显得格外热闹非凡。
(3)谈高催换烛,坐久问装绵:谈论得兴致正浓,便催促更换蜡烛,坐得太久,询问他们装绵的事宜。
(4)月影寒移竹,雁声霜满天:月光映照着摇曳的竹子,大雁叫声仿佛是天空飘下的白霜。
(5)醉来忘潦倒:酒醉之后忘却了困顿之态。
(6)欲别更留连:想要告辞却依依不舍。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韩绪仲招集的诗。首句点明时令、地点与人物,次二句写宴会的冷落与热闹。“过从地复偏”表明主人的尊贵与宾客的稀薄;“谈高催换烛,坐久问装绵”,描绘出宴会气氛的热烈。颈、尾二联则渲染了宴会的清幽与雅致。
“醉来忘潦倒,欲别更留连”,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韩绪仲盛情款待的感谢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