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望北峡,双掌擘芙蓉。
一自禺阳去,长教鸟篆封。
开山今日事,采药异时逢。
坐久尘心洗,遥闻隔寺钟。

【注释】

①游南禺:游历南方。载:带着,指携带。笔亭:即笔砚亭,指书房。

②南岩:南方的山崖,这里指庐山的香炉峰。北峡:北方的峡谷,指香炉峰下的石门涧。

③双掌擘芙蓉:形容手指如同手掌一般大,能将芙蓉(荷花)分开。

④一自禺阳去:自从我从南岳衡山出发。禺阳:指南岳衡山,因位于衡州府南而名“禺阳”。

⑤长教鸟篆封:常常被鸟儿在山中刻下鸟篆,即鸟迹。

⑥开山:开辟山林。采药:采集药材,泛指游历、游览。

⑦异时逢:将来有一天会相逢。

⑧坐久:坐了很久。尘心:俗世之心,世俗之心。洗:洗净。

⑨隔寺钟:从远处传来寺庙里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庐山后写的一首山水之作,描绘了庐山的美景。诗中以游历庐山为背景,通过写诗人对庐山景色的观感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游南禺载笔亭”,点明了主题,即诗人游览庐山南边的笔亭(或称笔砚亭)。接着第二句“南岩望北峡,双掌擘芙蓉”,描述诗人站在南岩之上,远眺北峡的景象,仿佛两只巨大的手掌能够将芙蓉(荷花)分开一样。第三句“一自禺阳去,长教鸟篆封”,则表达了诗人自离开南岳衡山以来,一直被鸟儿在山林间留下鸟迹的情景。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写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亲近关系以及对未来相逢的期待:“开山今日事,采药异时逢。”意思是说,今天在这里开辟山林,采集药材,但将来总有一天会相逢,因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相通的。第五句“坐久尘心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坐在山林之中,心灵得到了洗涤。最后一句“遥闻隔寺钟”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林深处听到远处寺庙钟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也富有哲理意味,比如“尘心”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超脱与淡泊;“开山”一词,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佛教文化元素,如第六句提到的“鸟篆”,实际上是指佛教经文中常见的梵文字母。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而独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