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森别似武陵源,竹叶桃花古洞门。
避俗未论秦氏隐,逃虚聊隔世人喧。
白云过户时留润,碧沼浇畦渐耗痕。
一事无营心即水,翛然宁复碍乾坤。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驼山冷翠亭为伍国开赋”

  • 解释:此句描述了伍国开在驼山冷翠亭中赋诗的场景。
  • 注释:伍国开,人名,此处应为作者自指。驼山冷翠亭是一处风景点或文人雅集之地。
  • 赏析:通过“为伍国开赋”,表明了诗人在此地吟咏诗歌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投入。

第二句:“萧森别似武陵源”

  • 解释:此句形容驼山的自然景观与武陵源相比,显得格外清新、幽静。
  • 注释:武陵源是一处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常用以比喻幽美的风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第三句:“竹叶桃花古洞门”

  • 解释:此句通过竹叶和桃花的意象,联想到古时候的洞口,增添了一种古老的韵味。
  • 注释:竹叶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桃花则象征春意盎然,两者结合可能暗示着春季的景色。
  • 赏析:通过对竹叶、桃花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第四句:“避俗未论秦氏隐”

  •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回避以及对秦氏隐居生活的赞赏。
  • 注释:秦氏,可能是诗人所仰慕的人物,秦氏隐居可能意味着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 赏析:诗人通过提及秦氏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自己追求高洁、超然物外的志向。

第五句:“逃虚聊隔世人喧”

  • 解释:此句反映了诗人想要逃避世俗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 注释:逃虚表示远离名利,世人喧表示世间的喧嚣与纷扰。
  • 赏析:通过这一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白云过户时留润”

  • 解释:此句描绘了白云经过时给土地带来的湿润和生机。
  • 注释:户,这里指通道或路径。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景象。

第七句:“碧沼浇畦渐耗痕”

  • 解释:这句话描绘了池塘或水田被灌溉后逐渐被破坏的痕迹。
  • 注释:溉,指灌溉。池,指池塘或水田。
  • 赏析:通过这一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和对破坏自然的担忧。

第八句:“一事无营心即水”

  •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心态与自然融为一体,无需人为干预即可保持内心的宁静。
  • 注释:无营心,即无心于外物,专心于内心。
  • 赏析:最后一句总结了诗人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