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检金坭五色霞,词臣六月赋皇华。
阁中乍别仙人杖,天上先占使者槎。
紫气定知逢令尹,玄经曾否授侯芭。
嵩高瑶草行边拾,能念公门桃李花。
【诗词解析】
“玉检金坭五色霞,词臣六月赋皇华。”
玉检:指皇帝的御用文书。这里借指诏书。金坭(ní泥):指诏书。五色:五彩,即丹、朱、绿、青、白五种颜色。霞:云气。这句说:诏书上写满了华丽的辞藻,是皇上的御制文书,有红、绿、黄、青、白五种颜色的霞光映照在上面。词臣:指翰林院的官员。六月:夏季。赋皇华:指给皇帝的奏章或文章。皇华:古代称天子所赐之物为“皇华之服”,这里泛指皇帝的恩赐。这句说:词臣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给皇帝起草了一篇篇精美的奏章。
“阁中乍别仙人杖,天上先占使者槎。”
阁中:指翰林院。仙人杖和天上的使者槎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事物。乍别:突然离别。仙杖:指仙人拄着的木棒。槎:船桨。这句说:忽然之间,在翰林院内与仙人告别。天上:指天宫。使者槎:指上天的使者。这两句说:忽然之间,从翰林院里和仙人告别;在天上,天官们已经抢先一步去迎接天上的使者了。
“紫气定知逢令尹,玄经曾否授侯芭。”
紫气:紫色的祥云。令尹:春秋时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这里借指高官。玄经:玄门经书,道教经典。侯芭:人名,这里代指道士。这两句说:天上的紫气一定会知道会遇上什么贵人,《道德经》中是否曾经传授过像侯芭这样的道术呢?
“嵩高瑶草行边拾,能念公门桃李花。”
嵩高:山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诗经·小雅·甫田》:“维桑何幼,厥子成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这是一首赞美农事的歌,后被用来比喻贤才。瑶草:美丽的花草。行边拾:走在路旁拾取。这句说:走在嵩山脚下,路边到处可以见到美丽的花草。能念:能够想念。公门:这里指翰林院。桃李花:指贤才。这两句说:能在嵩山脚下,路上捡到美丽的花草,我怎能不想念那些贤才!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何老师册封河南二首之一。何老师是作者的朋友,当时正被册封为河南府知府。作者以华丽的辞藻,热情地赞颂何老师的功绩和美德。全诗四联八句。前两联主要写自己对何老师的祝贺和祝愿,第三联写自己对何老师的祝愿,第四联抒发了作者对何老师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也是一首贺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