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探梅梅乍放,芳菲数日竟难支。
春疑太早输寒改,花自含情斗后期。
当眼已无迎客朵,别园犹有避人枝。
殷勤更订重开日,留得青尊为汝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全诗如下:
忆昨探梅梅乍放,芳菲数日竟难支。 春疑太早输寒改,花自含情斗后期。
当眼已无迎客朵,别园犹有避人枝。 殷勤更订重开日,留得青尊为汝迟。
注释:
- 忆昨(nì zǎo):昨天。
- 探梅(tàn méi):观赏梅花。
- 乍放(zhà fàng):刚刚开放。
- 数日(shǔ rì):多天。
- 春疑(qín yí):春天怀疑。
- 输寒改(shū hán gǎi):因寒冷而改变。
- 含情(hán qíng):含情脉脉,形容花的娇美和娇羞的样子。
- 后期(qī hòu):晚些日子。
- 眼(yǎn):眼前。
- 迎客朵(yíng kè duǒ):盛开的花朵。
- 避人枝(bì rén zhī):在树下躲避阳光或行人。
- 殷勤(yīn qín):恳切、热情。
- 青尊(qīng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之情。诗人以“昨日探梅”为引子,描绘了梅花刚开放时的娇艳与生机。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梅花的美丽也变得难以持久,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暂。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盛开的梅花与枯萎的枝条进行了对比,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诚挚的情感邀请对方再次相聚,期待重开之日,寄寓了深厚的友谊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