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冷署滞缁尘,同寺黄门幸接邻。
对酒每高仙掌月,看花曾共汉宫春。
扁舟渐觉烟蓑稳,双骑欣逢昼锦新。
一水怀人非远道,可能同采暮江蘋。
【注释】
潘冂卿:指潘岳,晋朝著名文学家。陈给谏:指陈琳,字孔璋,东汉末期文学家。同时还里:同时在一个地方居住。三年冷署滞缁尘:三年来冷官任职,被尘土所困。缁尘,指官场的污浊。同寺黄门幸接邻:与寺院中的黄门(宦官)为邻。黄门,指宫中宦官。对酒每高仙掌月:每次饮酒时都举杯对着月亮。看花曾共汉宫春:曾经一同欣赏过汉朝皇宫里的春天景色。扁舟渐觉烟蓑稳:小船渐渐觉得安稳了。烟蓑,形容轻飘飘的蓑衣。双骑欣逢昼锦新:骑着双马高兴地迎接着朝廷新封的官职。昼锦,指白天的锦袍。一水怀人非远道:一条江水相隔,怀念家乡并不是很远。可能同采暮江蘋:可能一起到傍晚时分采摘江边的蘋菜。蘋,即苹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京城中与友人潘岳、陈琳等相会后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首联“三年冷署滞缁尘,同寺黄门幸接邻”表达了诗人对于冷官任职的无奈和对于与友人相遇的喜悦。诗人用了“冷署”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暗示着自己在官场上的困境。而“滞缁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与他一起居住的黄门(宦官),这是一种特殊的待遇,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与宦官交往并不被看好。
颔联“对酒每高仙掌月,看花曾共汉宫春”则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诗人用“对酒”和“看花”这两个动作来描绘他们欢聚的场景。其中“仙掌月”和“汉宫春”分别代表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仙掌月代表着月亮高悬,象征着他们的聚会地点在高处;而汉宫春则代表着春天的景色,象征着他们的心境也是愉悦的。
颈联“扁舟渐觉烟蓑稳,双骑欣逢昼锦新”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展望。这里使用了“烟蓑”这个意象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示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稳定下来。而“双骑欣逢昼锦新”则表达了他对新官位的期待,希望能够像那些新官一样得到皇帝的认可和赏识。
尾联“一水怀人非远道,可能同采暮江蘋”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一种珍惜和期待。这里使用了“一水”这个意象来形容距离之近,表示他和友人之间没有距离感。同时他也提到可能会一起去采摘江边的蘋菜,这是他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和约定。
整首诗通过描述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期望和展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仕途的一种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