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精神托笔端,写来惟与故人看。
少年裘马邀名易,老大文章问世难。
宋玉有情空作赋,班超何日正登坛。
近来稚子皆能武,争市龙驹答绣鞍。
【注释】
- 七夕:即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又称乞巧节。2. 后二日:两天以后。3. 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承晓湘家的儿子从东官(官署)带同门儿子们的诗文来见我,并寄给我。4. 因答四韵:因此就写了四首诗回答他们。5. 精神托笔端:把精神寄托在笔端。6. 故人:老朋友。7. 少年裘马:年少时穿着裘衣骑骏马的风光。8. 名易:容易出名。9. 老大文章问世难:年纪大了写文章很难得到世人的认可。10. 宋玉:战国时期著名的辞赋家。11. 班超: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战略家。12. 稚子皆能武:年轻的孩子都能学会武术,都擅长武艺。13. 龙驹:指骏马。14. 绣鞍:绣着花纹的鞍子。15. 答绣鞍:指回赠绣有花纹的骏马或鞍子。【赏析】
此诗为七律,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是一首应和友人之诗,诗人以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勉励朋友,希望他能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功成名就。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勉励之意。
首联:“一副精神托笔端,写来惟与故人看。”意思是说,我把全部的精神都寄托在笔端,写出来的诗篇都是给老友看的。
颔联:“少年裘马邀名易,老大文章问世难。”意思是说,年轻的时候穿好的衣服,骑好马很容易就能出名,但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写文章很难得到世人的认可。
颈联:“宋玉有情空作赋,班超何日正登坛。”意思是说,像宋玉这样充满感情的人,也只能是写一些空洞的文章;像班超这样有能力的人,什么时候才能登上政治的舞台?这里借宋玉、班超两个典故来比喻自己和自己的友人。
尾联:“近来稚子皆能武,争市龙驹答绣鞍。”意思是说,最近那些年轻的孩子们都学会了武术,他们用龙驹一样的骏马去卖艺,以此来报答我。
全诗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怀和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