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经时事事谙,西山还共访名蓝。
盟同泉石宁终负,歌到骊驹便不堪。
谁以去天夸尺五,繇来赋芋总朝三。
扶摇九万鹏程在,六月从君暂徙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意、赏析意境和把握诗的格调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即“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分析关键词并结合注解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诗句:
得覃韵
文酒经时事事谙,西山还共访名蓝。
盟同泉石宁终负,歌到骊驹便不堪。
谁以去天夸尺五,繇来赋芋总朝三。
扶摇九万鹏程在,六月从君暂徙南。
译文:
我与朋友一起品着美酒,畅谈古今之事,我们一同前往西山,寻找那名山。
我们一起在泉水旁边盟誓,永远不要负于山水。
谁还能比李白更夸张地夸耀自己的才华呢?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是吃芋头的。
我要乘长风破万里浪,去南海那边看一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赴南海,有感而发,抒发了豪情壮志。全诗感情真挚,意境高远。
首联写离别前欢聚饮酒的情景。“文酒”点明送别场合。“经时”表明送别时间已久。两人对饮畅谈,相知已深。“西山还共访名蓝”写分手地点是西山,且在游览名胜处。“名蓝”指有名的青山绿水,即著名的西山。这两句表达了送行时的欢乐情景,也暗示了这次分别后难以再见的愿望。
颔联写离别时的誓言。上句写友情,下句写壮志,用典抒情。“盟同泉石”暗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侣鱼鸟之真情”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宁终负”则表示决不违背初衷。“歌到骊驹便不堪”化用《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思是说,当骊驹(大车轮)唱起歌来的时候,我就不堪忍受这种离别之情了。
颈联写离别后的祝愿。“谁以去天夸尺五”借用《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的句子,意思是说:“你凭什么去夸口说你的文章可以与天相比?”“繇来赋芋总朝三”用典抒情。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赋料兴多才力尽,夕阳衰草意萧条。”“赋芋”就是杜甫所说的“兴”,这里指文章。“朝三”指朝中三公的职衔。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那些被任为朝中三公的人,都只能写些歌颂朝廷的文章,而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尾联写送别后的祝福。“扶摇九万鹏程在”用典抒情。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为“鹏的大翼拍击水面,可以飞越三千里,搏击长风,直冲九万里的高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要乘龙升天,展翅高飞。”“鹏程”比喻事业成功的道路或前程远大。《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意思是说:“背着青天飞翔而没有被阻遏,于是才决定向南飞去。”这里借喻诗人自己要像大鹏一样飞得更高更远。“六月从君暂徙南”意思是说:“你暂时跟随我到南方去吧。”
这首诗是送行之作,但写得十分慷慨激昂,充满了豪情壮志,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